花翳白陷西医又称病毒性角膜溃疡、边缘性角膜溃疡、蚕蚀性角膜溃疡等。
花翳白陷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是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考点总结如下:
l、患眼疼痛或影响同侧头痛,畏光流泪,视力障碍。黑睛边缘可见新月形灰白色翳膜,周围高起,中央凹陷,形似花瓣,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也有由聚星障反复发作,病情加重,星翳溃破融合并发生溃烂。
严重时引起黑睛穿破。黄液上冲,瞳神紧小。蟹睛等而失明。愈后遗留疤痕翳障,影响视力。
2、本病须与“凝脂翳”鉴别,详见凝脂翳诊断。
本病初起多因风热毒邪外袭,直接侵袭黑睛,或肝经素有伏热,又感风邪,形成肝肺风热,上攻于目。风热毒邪未解,病邪入里。或因肝经素有积热,以致脏腑热盛,腑气不通,上熏黑睛。患者素有痰火,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津液未能输布,影响肝气疏泄,郁而生火,火灼津液成痰,痰火上扰目窍。也有因素体阴虚或热病后灼伤津液,以致阴津亏乏,复感风邪,或素体阳虚,寒伤厥阴,循经上侵于目所致。
本病发于黑睛,初起黑睛边缘生翳,畏光流泪,胞险轻度浮肿。乃因风热犯目,黑睛受侵之故。病情发展,黑睛边缘或中央星翳融合,且混浊扩大加深,形如地图或半月状。边缘隆起属肝火炽盛;白睛混赤为热郁肺经,气血瘀滞;畏光流泪加重为夹风邪。若病情缠绵不愈,眼陷粘腻,苔黄腻为湿热熏蒸。若黑睛翳障逐渐扩大,边缘如蚕食状,为湿盛郁木,木郁生火,火盛生痰,痰火交烁遂伤黑睛;痰火郁滞脉络,则疼痛剧烈;痰火灼肺,肺气不利则咳嗽痰黄。病情日久不愈,伴有眼内干涩,舌红少苔为阴液不足,虚火上炎。黑睛翳障久不愈合,身寒胶冷,舌谈为寒伤厥阴之证;神疲体倦,面色不华为气血不足,邪毒留恋之证。
本病有虚实之分,实证宜祛风、清热、通腑、化痰。虚症宜养阴、扶正。
上一篇:风热上犯型花翳白陷治法及方药
下一篇:脾虚型黄水疮的治法及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