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学新闻

北京大兴区引进城区三甲医院整体托管当地医院

2013年01月21日 09:37
  医疗资源和群众需求的“区域倒挂”,其实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潜在突破口。一方面,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大医院“一号难求、一床难求”;同时,县区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相对偏低,难吸引病人,发展后劲不足。

  一方有平台,一方有资源,存在合作双赢的空间。国家政策也鼓励有条件的大医院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向郊县医院辐射。但公立医院的分级管理模式,让双方对这类合作有点投鼠忌器。

  一直没有三甲医院的北京大兴区,主动放下产权方面的顾虑,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案,把区内一所有合作基础的二甲医院整体托管给北京城区内的一家三甲医院,并承诺5年合作期内财政投入不变。尽管未来可能面临的产权改革方向还不明朗,但双方还是放下顾虑加大投入,进入深度合作。更重要的是,这种盘活县区医疗资源的方式,能给当地居民带来实惠。

  整体托管的必要性何在?

  县区医院有医疗需求,靠自身条件难满足

  一大早,家住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西里小区的朱秀云老人吃过早饭,就一人溜达着来到广安门医院南区。

  今年76岁的朱秀云患有心律不齐和糖尿病。“前几年,为了我看病一家子都没少受罪。要挂广安门医院的专家号,排上一宿队,也不一定能挂上。”朱秀云说,“现在好了,广安门医院南区开到我们小区门口了,一样是名专家坐诊。”

  老人家门口的广安门医院南区,原为大兴区中医院,由大兴区政府整体托管给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后更名而来。这是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中,首次尝试以托管模式将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转移。

  大兴区位于北京城南,离主城区不远,但由于历史布局原因,一直缺少好医院、大医院。全区常住人口超过140万,长期没有三甲医院。整个北京南城,过去也仅有6家三级医院,还多为专科医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说,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县区一级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把大部分门诊和住院留在县区及以下医疗机构,是医改的目标。这需要大力提高县区级医院的水平。”

  “随着生活环境和服务设施的提高,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望也越来越迫切。”大兴区卫生局副局长李爱芳,时任大兴区中医院院长,她说,两家医院原来是网络携手医院,有对口扶持的基础,也有医改的大背景,但托管需跨越的政策障碍不少,双方前后共洽商了近一年时间。

  她还记得,决定合作前,区领导曾经问:自己干,中医院多长时间能达到广安门医院的水平?她回答,凭当时的发展速度,几乎不可能。“如果能和广安门医院联合,则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于是,新的广安门医院南区2011年3月29日举行揭牌仪式,8月29日正式开诊,9月1日正式升级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托管一年多,当地群众实实在在受益了。原先在城区凌晨两三点排不上的专家号,现在家门口就能看了。甚至有外地患者慕名而来。“这里也是广安门医院,大专家天天在这里坐诊啊!”

  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广安门医院南区门急诊78.4万人次,同比增长79%;业务收入2.94亿元,增长72%.出院患者数、病床使用率也大幅提高。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