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助理医师考试专业资料妊娠期高血压的分类与临床表现帮助乡镇助理医师考试考生更好的复习,人卫医学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按照血压的高低、尿蛋白的有无及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以下五大类型: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包括轻度和重度)、子痫(eclampsia)、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1.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140/90mmHg,妊娠期任何孕周均可首次出现,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尿蛋白始终(─);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2.子痫前期
分为轻度和重度。(1)轻度:血压≥140/90mmHg,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尿蛋白≥300mg/24h或(+),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
(2)重度:妊娠20周出现血压≥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或(++),血肌酐>106μmol/L,血小板<100×109/L;血LDH升高(提示微血管病性溶血);肝酶改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部不适。3.子痫
子痫前期患者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可发生在产前、产时及产后,分别称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痫和产后子痫。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1)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尿蛋白,若出现尿蛋白≥300mg/24h.(2)高血压孕妇孕20周后突然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100×109/L.
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血压≥140/90mmHg,孕前或妊娠期任何孕周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
上一篇:输卵管通液术的方法
下一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