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助理 >> 考试资料
中西医助理考点泄泻的病机述要
发布时间:2012-02-16        作者:

  泄泻的病机述要是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感受外邪 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其中又以感受湿邪致泻者最多,因脾喜燥而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以致升降失职,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故有“湿多成五泄”之说。寒邪和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亦能直接损伤脾胃,使脾胃功能障碍,引起泄泻,但多夹湿邪。暑湿、寒湿、湿热为患,即所谓“无湿不成泻”,故《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
  2.饮食所伤 或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湿热内蕴;或过食生冷,寒邪伤中;或误食不洁,损伤脾胃,化生食滞、寒湿、湿热之邪,致运化失职,升降失调,而发生泄泻。正如
《景岳全书·泄泻》所说:“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3.情志失调 烦恼郁怒,肝气不舒,横逆克脾,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或忧郁思虑,脾气不运,土虚木乘,升降失职;或素体脾虚,逢怒进食,更伤脾土,而成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泄
泻》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4.脾胃虚弱 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体虚,或素体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运化精微,聚水成湿,积谷为滞,湿滞内生,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如《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5.命门火衰 或年老体弱,肾气不足;或久病之后,肾阳受损;或房室无度,命门火衰,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而成泄泻。且肾为胃之关,主司二便,若肾气不足,关门不利,则大便下泄。如《景岳全书·泄泻》曰:“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泄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外感风寒暑热湿等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失调皆可致泻。外邪之中湿邪最为重要,湿为阴邪,易困脾土,运化不利,升降失职,水湿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成泄泻,其他诸多邪气需与湿气兼夹,方易成泻。内伤中脾虚最为关键,脾主运化升清,脾气虚弱,清气不升,化生内湿,清气在下,则生泄泻。其他脏腑只有影响脾之运化,才可能致泻。另外,外邪与内伤,外湿与内湿之间常密不可分,外湿最易伤脾,脾虚又生内湿,均可形成脾虚湿盛,此乃泄泻发生的关键病机。泄泻的病位在肠,但关键病变脏腑在脾胃。若脾胃运化失司,则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无法传导变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发生泄泻。然而脾气之升降又与肝气之疏泄有关,若肝郁气滞,横逆犯脾,则升降失职,清浊不分,发生泄泻;脾胃之运化又与肾阳之温煦有关,若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则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而成泄泻。可见本病证的发生尚与肝、肾有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