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助理 >> 考试资料
腹痛的辨证论治及治疗原则
发布时间:2012-02-14        作者: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临床上极其常见。腹痛的主要症候及特征是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辨证论治

  1. 腹痛急迫,痛处灼热,时轻时重,腹胀便秘,得凉痛减,痛在脐腹者,为热痛;腹痛胀满,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撑作痛,得嗳气矢气则胀痛减轻者,为气滞痛;腹部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入夜尤甚者,为血瘀痛:脘腹胀满,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减者,为伤食痛;痛势急剧,痛时拒按,痛而有形,痛势不减,得食则甚者,为实痛;痛势绵绵,喜 揉喜按,时缓时急,痛而无形,饥而痛增者,为虚痛。

  2.辨急缓 突然发病,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蛔虫内扰等,属急性腹痛;发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绵绵,痛势不甚,多由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属慢性腹痛。

  3.辨部位 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大小肠受病;脐腹疼知多为虫积;胁腹、少腹疼痛,多为厥阴肝经受病;小腹疼痛,多为膀胱病变。 治疗原则 , 应根据辨证的虚实寒热,在气在血,确立治法。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审证求因,审因论治。但腹痛以“不通则痛”为常理,且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所以在审因论治基础上,结合通法,使病因得除,腑气得通,腹痛自止。但通法并非单纯泻下,应在辨明寒热虚实而辨证用药的基础上,辅以理气通导之品,标本兼治。用药不可过用香燥,应中病即止,特别是虚痛,应以温中补虚,益气养血为法。如《景岳全书·心腹痛》曰:“凡治心腹痛证,古云痛随利减,又曰通则不痛,此以闭结坚实者为言。若腹无坚满,痛无结聚,则此说不可用也。其有因虚而作痛者,则此说更如冰炭。”另外“久痛入络”,对于缠绵不愈的腹痛,加入辛润活血之剂,尤为必要。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