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助理 >> 考试资料
腹痛的分证论治及方药
发布时间:2012-02-14        作者: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临床上极其常见。腹痛的分证论治及方药是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分证论治
  ·寒邪内阻
  症状: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方中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若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为寒气上逆者,用附子粳米汤温中降逆;若腹中冷痛,身体疼痛,内外皆寒者,用乌头桂枝汤温里散寒;若少腹拘急冷痛,寒滞肝脉者,用暖肝煎暖肝散寒;若腹痛拘急,大便不通,寒实积聚者,用大黄附子汤以泻寒积。另外还可辨证选用附子理中丸、乌梅丸、温脾汤等。
  ·湿热壅滞
  症状:腹部胀痛,痞满拒按,胸闷不舒,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
  方药:大承气汤。  ·
  方中大黄苦寒泄热,攻下燥屎;芒硝咸寒润燥,软坚破结;厚朴、枳实破气导滞,消痞除满。若燥结不甚,湿热较重,大便不爽者,可去芒硝,加栀子、黄芩、黄柏;若少阳阳明合病,两
胁胀痛,大便秘结者,可用大柴胡汤;若小腹右侧疼痛,为肠痈者,可用大黄牡丹皮汤。另外还可辨证选用厚朴三物汤、枳实导滞丸等。
  ·中虚脏寒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

  方中桂枝、饴糖、生姜、大枣温中补虚,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尚可加黄芪、茯苓、人参、白术等助益气健脾之力,加吴茱萸、干姜、川椒、乌药等助散寒理气之功。若腹中大寒痛,呕吐肢
冷,可用大建中汤温中散寒;若腹痛下痢,脉微肢冷,脾肾阳虚者,可用附子理中汤;若大肠虚寒,积冷便秘者,可用温脾汤;若中气大虚,少气懒言,可用补中益气汤。还可辨证选用当归四逆汤、黄芪建中汤等。    

  ·饮食停滞
  症状: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枳实导滞丸。
  方中大黄、枳实、神曲消食导滞,黄芩、黄连、泽泻清热化湿,白术、茯苓健脾和胃。尚可加木香、莱菔子、槟榔以助消食理气之力。若食滞较轻,脘腹满闷者,可用保和丸消食化滞。
  ·气机郁滞
  症状:脘腹疼痛,胀满不舒,攻窜两胁,痛引少腹,时聚时散,得嗳气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活血。若气滞较重,胁肋胀痛者,加川楝子、郁金;若痛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若腹痛肠鸣,气滞腹泻者,可用痛泻要方;若少腹绞痛,阴囊寒疝者,可用天台乌药散。
  ·瘀血阻滞
  症状:少腹疼痛,痛势较剧,痛如针刺,甚则尿血有块,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小茴香、肉桂、干姜温经止痛。若腹部术后作痛,可加泽兰、红花;若跌仆损伤作痛,可加丹参、王不留行,或吞
服三七粉、云南白药;若下焦蓄血,大便色黑,可用桃核承气汤;若胁下积块,疼痛拒按,可用膈下逐瘀汤。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