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助理医师考试专业资料脑干梗死是乡镇助理医师考试考生更好的复习,人卫医学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脑干梗死最常见于脑桥。病因大都是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当血流减慢发生血栓形成、缺血时引起梗死;此外,也可由于动脉栓塞、痉挛、炎症等所致。梗死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脑软化。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大部分病人起病前数天或数小时有前驱症状,如头痛、头晕、视觉障碍等。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偏瘫或四肢瘫,吞咽及构音困难,高热,意识障碍(昏迷、木僵、缄默症等)。由于受累血管不同而引起不同部位的梗死,表现为各种交叉性瘫痪征。其中约半数出现病灶侧面神经周围性瘫、对侧肢体中枢性偏瘫,乃由于一侧脑桥下部梗死所致。双侧性脑桥梗死见于1/3的病例。病人也可有颅内压增高征。
本病的诊断根据是:①发病年龄;②脑干损害的特点——交叉性瘫痪;③意识障碍多见,尤以缄默症有诊断意义;④病人如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有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史,则有助于诊断。⑤MRI可见脑干部位长T1、长T2信号影。由于脑干周围有脑脊液包绕,脑脊液产生的部分容积效应可造成漏诊,近年有学者提出以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使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增加,较常规T2W显示病灶更敏感。脑干梗死与高血压脑病的鉴别是后者并无交叉性瘫痪,症状常于1~2天内明显缓解。脑干梗死与脑出血的鉴别,后者发病时血压多偏高,多无典型的交叉瘫,头颅CT、MRI有利于区分。
上一篇:急性黄色肝萎缩的实验室检查
下一篇:甲状腺结核的流行病学、病因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