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免疫反应来看,AOSD 表现为对某种致病抗原的过度应激状态或免疫激惹状态,表现为:
(1)细胞免疫异常:现已发现,在AOSD 活动期患者,血清IL‐18、IL‐1、sIL‐2R、IL‐6、IL‐8 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其中IL‐18 被认为是AOSD发病中的关键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的增高与发热、皮疹、血沉、C 反应蛋白、铁蛋白及α‐抗糜蛋白酶等反应相一致,说明有大量单核细胞被活化;研究显示,在活动期AOSD 患者血清中通过PCR 测定发现,T 细胞受体γδ表型阳性细胞(TCR‐γδT cells)和中性粒细胞Fc‐γR Ⅱa和Fc‐γR Ⅲa 分子表达增多。这些被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不仅产生大量炎性细胞因子,有些细胞还具有细胞毒作用。
(2)免疫复合物增加:部分AOSD 患者,特别是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的AOSD 患者有免疫球蛋白增高,多数为IgG,也可以是Ig M 或IgA;某些AOSD 皮损处可见到免疫复合物损伤的表现。
(3)淋巴结肿大及骨髓粒细胞增生:淋巴结肿大常是致病微生物及炎症刺激的突出表现。AOSD 淋巴结活检可表现为反应性淋巴结炎、坏死性淋巴结炎和大量生发中心形成;AOSD 骨髓检查发现的浆细胞岛或“嗜血现象”正是免疫激惹的证据。
自1989年White 提出超抗原(superantigen,SAg)的概念以来,一系列研究提示,AOSD 的发病可能与超抗原关系密切。
遗传背景在AOSD 发病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