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助理 >> 考试资料
舌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2-10-10        作者:

  舌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是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主要考查内容,考点汇总如下: 

  运用细胞化学方法对常见的病理舌苔进行了细胞化学定量检测,发现不同病理舌苔有其各自不同的细胞化学特点,各种病理舌苔之间在细胞化学的变化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中病理(虚寒)薄白苔G‐6‐PDH、MDH、LDH、ANAE及ACP酶活性低下,RNA、‐SH含量减少,表明其细胞内生物氧化低下,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代谢障碍,因而导致舌上皮细胞生长分化迟缓。白厚苔的特点是MDH、LDH、G‐6‐PDH、ANAE活性增强,RNA、‐SH含量较高,而ACP活性相对低,说明其合成和氧化代谢相对增强而分解退化相对缓慢。薄黄苔的变化表现为MDH、LDH、G‐6‐PDH、ANAE及ACP活性显著增强,RNA、‐SH亦高于正常薄白苔,说明其细胞代谢处于病理亢进状态,但合成和分解,生长增殖和角化脱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黄厚苔的特点是LDH、MDH、G‐6‐PDH及ANAE活性显著增强,尤其LDH和G‐6‐PDH变化最为明显,RNA和含量显著增高,而ACP活性无明显变化,说明其生物氧化和合成代谢均处于病理亢进状态,细胞生长分化加速,但溶解退化、角化脱落过程相对缓慢,破坏了舌上皮细胞新的更替的动态平衡,因而导致了黄厚苔的出现。花剥苔与光剥苔的共同特点是MDH、G‐6‐PDH、ANAE活性减弱,RNA、‐SH含量降低,而LDH、ACP活性显著增强,其中光剥苔的变化较花剥苔更为明显,说明其舌上皮内有氧氧化障碍而无氧酵解病理亢进,同时,由于蛋白质和核酸合成代谢障碍,细胞不能正常生长成熟,加之溶酶体活性病理亢进,导致过早溶解脱落或变性坏死,因而导致舌粘膜上皮部分甚至全部剥脱。这些研究提示,细胞化学变化在舌苔形态原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学者从舌质、舌苔的pH值探讨了舌象细胞形成机制。沈英森等通过对100例白腻苔、黄腻苔患者的舌质和舌苔pH值的测定,发现舌苔的pH值的变化比舌质的pH值变化明显,偏酸性,并且两者的pH值变化并不一致,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高秀梅等认为腻苔的形成是由于pH值降低,游离H+增多,这有利于细胞间隙中的正离子与细胞膜表面糖链末端的负电荷相互吸收,从而增加细胞间的粘附力。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