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助理 >> 考试资料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中医诊疗方法
发布时间:2012-09-21        作者: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中医诊疗方法是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主要考查内容,考点汇总如下: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下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过重,造成有心室扩大或肥厚,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是我国常见病之一,临床病死率甚高,迄今尚无根治之法。

  在中医学中,无与之相应的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肺胀”、“喘咳”、“痰饮”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这方面记载,如《灵枢·胀论》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下书中,还进一步描述了“目如脱状”之症,相当西医所称之“蛙目”,并且根据其症状的不同,分别选方。隋代《诸病源候论·上气鸣息候》云:“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理,故上气喘逆,鸣息不通。”明确指出上气鸣息系“胀则肺管不利”即气道阻塞所致,和现代西医学所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颇为一致。后世医家对本病的其他症状又有进一步认识。宋代《圣济总录》中载:“水气咳逆上气通身洪肿,短气胀满,昼夜不得卧。”明清医籍中,对心力衰竭,肺郁血,肺水肿等类似症候有不少精辟的论述。《景岳全书》中云:“失血之症,凡见胀满,咳嗽及左有腔膈间有隐隐胀痛者,此病在肺也。”又如喻昌的《医门法律》对呼吸功能不全,郁血性肝脏肿大、紫绀的发病机理有所阐述:“盖以支饮上人,阻其气则逆于肺间而为喘消,阻其血则杂揉心下而为痞坚,肾气上应,其色黑,血凝之色亦黑,故黧黑见于面部。”可见,我国古代中医学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从1959年国内开始报道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肺心病以来,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960年代有关本病的报道虽不多,但治疗上已采取针对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心衰等综合性措施,并主张口服汤药的同时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有一定效果。70年代各地区组织不同形式的区域性协作,坚持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或单用中药。对肺心病缓解期的病人采用中医扶正固本,加强耐寒锻炼等综合疗法,从而减少复发率和病死率。对本病急性期轻型及部分中型病人,探索单用中药治疗,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之剂,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同时对中药的剂型进行了改革,使疗效进一步提高。80年代,有关本病的治疗报道大量涌现,临床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根据体质差异配方用药。同时分清标本缓急,发作期重在祛邪,治以清热解毒,化瘀祛痰;缓解期则以扶正固本舍理气活血为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活血化瘀研究的进展,逐步发现血瘀证是形成肺心病病因病机的主要环节,并贯穿于肺心病的全过程。因此,活血化瘀成为肺心病的重要治则。在病理探讨、治则研究、方药作用方面,已获可喜的苗头,为治疗肺心病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另外,肺心脑病、肺心心衰是肺心病最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倾向于在用西药抢救的同时,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治疗研究,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中医药在开窍醒脑、强心利尿、豁痰熄风等方面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不断探索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值得继续深人研究。

  有关中医药防治肺心病的机理,近年来已做了大量探索工作,应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微循环、脑血流图等多方面指标,从辨证分型到药物作用机理进行了较深人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中医中药防治肺心病的有效性,已被临床和实验研究所证实。但今后的工作仍很艰巨,除了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探索更新肺心病治疗的方药和方法外,在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剂型与给药途径的改革,提供更多的肌肉注射或静脉滴入剂、吸人剂、灌肠剂等,在当前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生产治疗肺心病简便易服的系列制剂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