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变学与舌尖微循环关系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的主要考查内容,考点总结如下: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质和凝固性质以及血液有形成分(特别是红细胞)的粘弹性、变形与心脏、血管的粘弹性的科学。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上主要测定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沉六项指标。舌尖微循环检查应用微循环观察仪对舌尖乳头的大小、多少,血管丛的形态、数目,以及微血管袢内血液的流速、流态进行观察与测定,并将测得数据与微机连接进行计算处理。不同的舌质、舌苔会出现相应的微循环变化。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方面在各种舌象中与青紫舌关系最为密切。曾用此法对青紫舌与非青紫舌进行对照观察,发现青紫舌的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等高于非青紫舌组。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流变慢,血中还原血红蛋白比例增高是青紫舌的形成原理之一。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分别对典型淡白舌、红绛舌、青紫舌分组进行血液流变学六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血细胞比容低下以淡白舌最显著,占91%,青紫舌为20%,高于正常。血浆粘度增高仅见于红绛舌,淡白舌及青紫舌在正常范围之内。红绛舌中纤维蛋白原增高占45.5%。应淡白舌的血浆粘度及全血粘度均显著降低。青紫舌的血细胞比容、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之值均属最高,血沉最慢。
在微循环研究中发现舌蕈状乳头微血管丛构型是影响舌质颜色的重要因素之一。青紫舌中出现异形血管襻比例增高,有微血管流态异常,如血流瘀滞缓慢,严重的甚至可以完全停止,并有血细胞聚集、血色暗红等表现。在微血管周围可见渗出、出血等一系列变化。而正常淡红舌的微循环,观察见到舌尖蕈状乳头内的微血管丛以树枝状及菊花形为多见,红舌则为网孔状及发团形。
研究提示,淡白舌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等有形成分以及血浆蛋白均有降低,使血液稀释,颜色变淡,舌色淡白;血浆蛋白低下,血液粘度下降,使血液渗透压降低,舌体呈现淡白、浮胖、娇嫩等表现。红绛舌患者的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增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但其血液粘度及血细胞比容反见下降。这种机体自动调节使血液粘度下降,而血浆中抗体及补体等物质大量增加,导致血浆粘度上升,这一升一降现象为炎症发热的红绛舌的一种很有意义的机体反应。青紫舌主要因静脉淤血,微循环血流具有缓、聚、凝、停等变化,血中还原血红蛋白比例相对增高所致,血液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电泳时间增高,也使血流相对缓慢,使舌现青紫。
上一篇:病理舌苔形态及其超微结构
下一篇:病理舌色形态及其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