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的辨证论治及治疗原则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辨证要点
1. 至一月之间不断进展为缓中之急,多为阳证、实证;若鼓胀迁延数月,则为缓中之缓,多属阴证、虚证。
2.辨虚实 鼓胀虽属虚中夹实,虚实错杂,但虚实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一般初起为肝脾失调,肝郁脾虚;继则肝脾损伤,正虚邪实,终则肝脾肾三脏俱损。所以,实证多见气滞湿阻,湿邪困脾,热郁血瘀,以及虫积;虚证多见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
3.辨邪实 邪实中要辨气滞、瘀血、水饮的侧重。鼓胀以气滞、瘀血、水饮互结最为突出。腹部膨隆,脐突皮光,叩之如鼓以气滞为主;腹大状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以水饮为主;腹胀大,内有瘸积疼痛,外有赤丝血缕,则以瘀血为主。
治疗原则
本病证为虚实错杂,所以治疗原则的确立应在辨别虚实的基础上,确立攻补兼施之法。证偏重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者应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证偏重气滞、瘀血、水饮者应以祛邪为主,补虚为辅。总之,补虚不忘实,泄实不忘虚,切忌一味攻伐,导致正气不支,邪恋不去,出现危象。
本病初期根据病机采用理气祛湿、行气活血、健脾利水等法,必要时可暂用峻剂逐水,后期本虚标实酌情攻补兼施。
上一篇:鼓胀的分证论治及方药
下一篇:鼓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