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学新闻

翻一番:脐带血公共库的期待

2013年06月13日 09:05
  6月8日,在世界献血者日前夕,家住安徽省淮北市的徐师傅带着14岁的女儿婷婷,坐汽车来到省会合肥,准备参加第二天在安徽省立医院举办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友联谊会。一到合肥,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直奔血站献血。

  自从去年4月婷婷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来,徐师傅成了血站的固定献血者,平均每个月至少捐献一次成分血。“只要间隔14天,就能捐献一次。”徐师傅热情地向周围的人讲解献血知识。

  去年年初,婷婷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这个可怕的疾病,徐师傅以前只是在新闻中听过,怎么也想不到会落在自己孩子身上,一家人陷入极度绝望中。医生建议给孩子进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全国范围内检索供体,并帮助他们寻求各种社会救助,解决高昂的费用问题。

  经过检索,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公共库内的一份脐带血,与婷婷配型点位相合度很高。与此同时,中华骨髓库博爱基金等对婷婷进行了捐助,帮助她顺利完成了移植手术。术后一年里,婷婷经过了数次生死关口,目前恢复得很好,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准备结束休学,9月回学校上课。

  “除了脐带血,移植患者还要输很多血小板。别人的血救了我女儿的命,我也要尽力去救其他人。”徐师傅说,只要血站来电话,他立刻从淮北老家赶到合肥。跑一趟来回就是一整天,坐大巴要花近200元,这对经济拮据、因女儿看病还身背20多万元债务的他来说“挺贵”,但是他从来不犹豫,“与救人相比,这不算什么。”

  6月9日上午,在安徽省立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友联谊会上,徐师傅遗憾没有见到女儿移植手术的供者。当天,有4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者与受者首次见面,他们用泪水和拥抱表达着爱。

  来自北京的两岁半男孩岩岩的脐带血,在去年这个时候输入合肥女孩小霞的体内,最终挽救了这个16岁白血病女孩的生命。小霞的妈妈见到前来参加联谊会的岩岩一家三口,热泪盈眶,几乎说不出话来。

  岩岩的爸爸说,当年每次陪爱人去医院产检,都会有人向他宣传保存、捐献脐带血的好处,考虑到家里人没有什么遗传疾病,花钱自存脐带血似乎意义不大,而丢弃了有些可惜,既然可能帮助别人,就同意捐献到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公共库中,没想到短短一年多之后,这份血就救了另一个孩子的命。

  看到岩岩和小霞同时围在自己身边,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造血肝细胞移植首席专家孙自敏高兴地告诉大家,小霞体内很多东西都变得跟岩岩一样了:血型、血液中测出的DNA、免疫系统功能……她分别指着两个孩子说:“今后一旦他有需要,她也可以帮他。”这个信息对在场的很多人来说都是个“新闻”,也给岩岩一家一个惊喜。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在国际上应用了40多年,在国内临床也开展了10多年,但很多人还不了解。”孙自敏说,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骨髓移植相比,具有配型点位相合度要求低、移植成功几率高、排异反应小等优点,但是很多人还不知道脐带血能治什么病,脐带血捐献的数量还很有限。

  据介绍,目前,全国经卫生部门批准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有7家,都设有自存库和公共库,7家公共库共储存公众捐献的约5万份脐带血,其中最大的北京脐带血公共库存有量超过1.5万份,但相对于新生儿数量和临床需求来说都还是太少。

  “如果脐带血公共库存量能翻一番,几乎每个白血病患者都能找到可供移植的脐带血。如果库存量再多一些,患者就可以找到点位相合度更高的配型,移植成功率就更高。我呼吁更多人捐献脐带血,这对母婴没有一点伤害,是‘废物利用’。”孙自敏说,脐带血不捐献,大多也是当废物扔掉,而捐出来却可能救别人或自己的命。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