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学新闻

北京启动室内PM2.5研究 结果用于传染病预警

2013年01月24日 10:50
  接连两周,本市深陷PM2.5“爆表”天气,紧锁门窗、囤积口罩、抢购空气净化器……市民用尽能想到的一切办法,使自己能远离雾霾。但仅仅在室内就能远离污染吗,室内的PM2.5情况如何呢?北京市疾控中心负责人昨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已立项启动空气环境中PM2.5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还将首次对室内空气中PM2.5的含量进行采样分析,关注人们的居家办公环境是否“健康”。此研究结果将对不同程度空气污染指数进行分级,根据分级情况,进行传染病的早期预警,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研究内容

  居家和公共场所是监测对象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马彦表示,目前环保部门在做大气环境中PM2.5的监测,但室内的PM2.5却鲜有人关注。因此,市疾控中心申报并承担了PM2.5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该项目于去年9月正式启动,并被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及区县政府应急项目预启动,整个项目研究时间为3年。

  “不论是上学、上班、就餐、访友、休闲,室内是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占一天80%左右时间,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健康息息相关。”马彦介绍,与目前研究及监测的主要对象为室外大气中的PM2.5数值不同,其研究将着重针对室内PM2.5的质量浓度和成分构成、不同人群PM2.5暴露水平以及PM2.5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他表示,为使研究对象覆盖面更广,将按照不同“时间、空间、人间”进行采样。一方面,对包括尾气排放量较多地区、工业设施较多地区、扬尘导致的粉尘浓度较高地区等重点区域的室内场所进行采样,对比观察室内PM2.5和周边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不同室内场所,如居民家中、办公室、学校、宾馆饭店、以烧烤或涮肉为主的餐馆等居民主要活动的场所进行空气采样。

  市疾控中心环境卫生所所长魏建荣介绍,为掌握全市室内空气质量,参考环保局目前室外空气监测布点情况,还将在16个区县各选择一处监测点,监测室内PM2.5的数值。与环保部门不同的是,采样点的高度设在呼吸带的高度,每个监测点要在不同季节内进行采样及分析。

  PM2.5对人长期危害猛于非典

  科学研究显示,室外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那么室内PM2.5的来源是什么?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构成与室外有何不同?对此,马彦表示,室外PM2.5的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而室内室外空气不同,对室外的部分粉尘和颗粒室内会有一定屏蔽效应,但如果是两者都有的某种成分则会在室内叠加。做饭用的燃气、叠被子产生的粉尘是室内独有的;家庭装修及室内吸烟也是目前大家关注的话题;主妇们习惯把油烧得热热的,以及有些人喜欢吃的烧烤,其中可能会产生的多环芳烃、苯并芘类等物质对健康影响比较大。

  “非典是急性传染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我们有措施可以干预,市民自身也可

  防护。PM2.5污染严重可能不会短期内直接导致人的死亡,但对国民素质的长期影响比非典严重得多“,在马彦看来,此次PM2.5引发的是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百姓民生的公共卫生问题,关乎每一个人的健康。

  同时研究PM2.5对健康影响

  马彦表示,现行空气质量标准的检测方式是膜式称重法,即国际通行的“金标准”,需要经历捕捉颗粒、晾晒、称重、分析等步骤。“通过20至24小时的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都吸附在试验膜上,我们对膜进行前后称重对比和成分分析,判断出室内不同颗粒的浓度以及所含的不同成分”,每一处场所的采样时间将持续一周,并按不同季节进行。魏建荣表示,初步预计,此研究的样本量将达5000张膜以上。

  同时,考虑职业人群和雾霾天气对健康的影响,此研究还将针对特殊人群和极端天气开展相关研究。同时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并充分利用以往的大气监测资料以及PM2.5相关疾病资料,开展PM2.5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前,市疾控中心已成立专项课题小组,包括环境卫生、慢性病、传染病、毒理、统计信息等各方面专家正在加班加点,推动研究的进程。同时,市疾控中心还将联手环保、中科院、北医等多部门,参与到研究过程中。这是北京首次对室内PM2.5污染状况和对人群健康影响较为系统、大规模的研究,该研究在国内也尚属首次。据悉,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将及时发布。

  将适时发布传染病早期预警

  在市疾控中心启动此次全市范围的研究前,学者和民间NGO组织已经有所尝试。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和同事曾发表过一项研究成果。2004年到2006年期间,他在北大校园里设置了数个观测点。他发现,当这些观测点的PM2.5日均浓度增加时,约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急诊患者数量也会有所增加。但一个点的监测情况并不能代表全市,有隔靴搔痒之感,大规模的监测和数据发布才能让公众信服,便于政府“对症下药”。“比如对比不同空间和时间中PM2.5的数值,哪一时段相关疾病人数增多了,看两者间的趋势是什么。”马彦说。

  “老百姓只知道,天不好,少出门,但和老百姓健康有什么关系?长期处于这种空气中对人体的影响有多大?”马彦表示,目前所有专家都一致建议,空气污染指数较高的时段,老年人和有呼吸等基础病的患者应该减少外出,因为这可诱发呼吸系统疾病或加重。在其研究中,将把环境暴露的监测结果对比疾病监测的结果,探索建立空气质量与相关疾病发病的数据模型。监测数据将用于本市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和健康提示,同时,为市政府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市民应对

  新爸爸防污经:不出门熬饮方造植物园

  “目前时段本市细颗粒物的浓度上升较快,高浓度值整体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步推进的趋势,市区范围大都已达到300-40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水平。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空气污染程度较重。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外出。”18日晚7:40,“北京环境监测”的官方微博发出的一条提醒信息让市民李毅感到困惑,从去年初开始,他习惯每日关注空气质量。

  “不论是150微克、250微克,基本每条微博都有‘减少外出’的提醒,但到底有什么差别?除了减少外出外,不同污染指数究竟有什么不同影响,一点没说”,李毅说,今年初儿子所在的幼儿园人数就“少了一半”。眼见班上又有两个小朋友感冒,他像其他家长一样,选择了让儿子回家远离病毒。但躲得开病毒,躲不开污染物。上周雾霾挥之不散,尽管听了专家的话,把儿子每天“关”在屋子里,他还是开始咳嗽了起来。李毅马上上网搜索润肺止咳的食疗饮方,熬给一家人喝。

  随后,李毅发现,儿子卧室临近三环路,是全家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地带。于是,他买来大大小小近20盆绿植,还种了两棵一人多高的树,想借此来吸附颗粒物。他还特地托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买了数十个N95口罩。电器超市中,用显眼字样标明的“去除PM2.5”的空气净化器也让李毅动心了很久,但看到标签上5000多元的价格,他还是咬牙“忍了”。李毅竭尽全力,但他发现,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权威发布

  卫生部门:每人每天吸入1万升空气

  北京市卫生部门介绍,我国在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而近日我国出现雾霾的地区有许多超过了这个标准,特别是北京部分地区,PM2.5甚至突破每立方米0.9毫克。

  市卫生部门表示,这些严重的PM2.5“爆表”情况,对民众身体伤害巨大。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并且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