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助理医师考试专业资料新生儿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帮助乡镇助理医师考试考生更好的复习,人卫医学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1.先天性宫内感染念珠菌病
较为少见。曾有报道该病新生儿出生时皮肤即有弥漫性斑点状皮疹和呼吸困难,多早期即死亡,尸解发现有广泛性支气管肺炎,分泌物有大量菌丝和孢子,胎盘严重真菌感染,表明念珠菌可通过血行感染胎儿,出生后新生儿表现为全身性严重念珠菌感染,多在治疗开始前即死亡。有些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仅有皮肤念珠菌病症状,表现为斑丘疹和疱疹,而无全身念珠菌病症状,产妇多有胎膜早破史,因而认为是因阴道念珠菌上行性感染,导致绒膜羊膜炎,继而蔓延至胎儿。取皮肤疱疹渗液、痰液、尿液、脑脊液或血液等接种沙氏培养基做真菌培养或直接镜检,多次查见菌丝和孢子或培养出同一菌种对诊断有帮助。
2.鹅口疮占新生儿黏膜念珠菌感染的首位。多发生在口腔唇、舌和颊部黏膜,牙龈及咽喉部也可累及,局部黏膜呈潮红斑片,表面覆以大小不等的乳白色块状物,较易剥掉,有些剥离后有浅表出血。一般无特殊症状,有些婴儿出现吞咽困难和吸吮后哭啼。鹅口疮往往是深部真菌病的原发病灶,可向深部蔓延至咽喉、气管、肺或血循环内,也可向食管蔓延,但罕见报道。鹅口疮婴儿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呛咳,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应疑及咽喉部或肺念珠菌感染,气管内异物或肺组织学检查发现菌丝是诊断的有力证据。
3.皮肤念珠菌病好发于新生儿。主要发生于尿布包裹区如:肛周、臀部、外阴及腹股沟区皮肤,腋窝及颈部也可发生。初起时局部皮肤发红、糜烂、周界清楚,伴表面脱屑,病损周围皮肤布细小水疱及脓疱,融合后又形成新的皮肤损害。取皮损区鳞屑直接涂片做真菌检查,多次检查均查见菌丝及孢子有诊断意义。
4.念珠菌败血症随着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提高,NICU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前上升。病原大部分是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占首位,近平滑念珠菌次之。近年近平滑念珠菌的感染率有所上升。其他较少见的有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季也蒙念珠菌的报道则很罕见。表现为生后8~22天出现呼吸暂停、灌注差、反应差等症状,化验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升高。血培养可明确诊断。Krcméry等(2000)报道80例新生儿真菌血症,白念珠菌占85%,非白念珠菌占15%,非白念珠菌包括近平滑念珠菌(占12.5%)和热带念珠菌(占2.5%)。16例(占20%)患儿死亡与真菌感染相关,11例(占13.8%)患儿死亡与基础疾病相关,总死亡率是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