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助理医师考试妇产科学专业资料胎盘老化的表现帮助乡镇助理医师考试考生更好的复习,人卫医学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1.胎盘的纤维素沉着及钙化
一般在妊娠6个月以后,在胎盘绒毛板下即可见到白色扁平斑块,胎盘小叶间隙也出现纤维素沉着。钙化的出现是在妊娠晚期,最常发生在胎盘绒毛板、胎盘小叶间隙及绒毛主干,表现为细小沙粒状,有时较大,呈硬块。
正常足月胎盘约25%存在钙化,而在妊娠25周前少见。因此,钙化成为胎盘成熟的标志之一,也是成熟度分级的参考指标,并以此作为超声判断胎盘级别的一项重要依据。但是一般钙化无临床意义,并不影响胎儿生长及氧的供应。2.绒毛板下绒毛间隙淤血
表现为母体血液在绒毛板下的绒毛间隙内淤积成血池,继之可有血栓形成及纤维素沉着。绒毛板下淤血如果较少,一般对胎儿无影响。如果绒毛板下形成大面积的血池和血栓,可能是广泛静脉梗塞所致,则可造成胎儿发育不良或早产。3.胎盘无绒毛间隙
妊娠后期,胎盘实质内可出现腔隙,其直径多为0.5~3.0cm,其内为母血。因为此间隙内无绒毛,故称为无绒毛间隙。无绒毛间隙为一种退行性变化,较小者对胎儿无影响,但数量多或间隙较大者,则因为这部分血液不能供给胎儿,对发育造成影响。4.胎盘静脉丛
妊娠20周左右,胎盘与宫壁之间可出现长条形静脉丛,称为胎盘后静脉丛。超声下表现为胎盘后无回声区,有时可见网条状回声及血液流动。这是因为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时由于重力作用而使静脉压力增大,子宫前壁胎盘不会发生。上一篇: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病因
下一篇: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