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助理 >> 考试资料
感冒的分证论治及方药
发布时间:2012-02-27        作者:

  感冒的分证论治及方药是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风寒证
  症状: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本方以荆芥、防风、羌活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解表疏风,枳壳、前胡、桔梗宣肺利气,独活、川芎止头身痛,茯苓、甘草化痰和中。风寒重,恶寒甚者,加麻黄、桂枝;风寒挟湿,身热不
扬,身重苔腻,脉濡者,用羌活胜湿汤加减;风寒兼气滞,胸闷呕恶者,用香苏散;风寒兼咳嗽者,用杏苏散。 

  症状:鼻塞喷嚏,流稠涕,发热或高热,微恶风,汗出口干,咽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本方为辛凉平剂,以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豆豉辛凉解表,兼以清热解毒;芦根、牛蒡子、生甘草清宣肺气,利咽化痰。发热甚者,加黄芩、石膏、大青叶清热;头痛重者,加蔓荆子、菊花清利头目¨因喉肿痛者,加板蓝根、马勃、玄参利咽解毒;咳嗽痰黄者,加知母、黄芩、柴胡、浙贝母、杏仁清肺化痰;口渴重者,重用鲜芦根,加花粉清热生津;挟有湿热,胸闷呕恶者,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
  ·暑湿证
  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方为夏日盛暑感冒常用方。以香薷祛暑发汗解表,金银花、连翘辛凉解表,厚朴、扁豆和中化湿。暑热偏盛,加黄连、黄芩、青蒿清暑泄热,并配合鲜荷叶、鲜芦根清暑化湿;湿困卫表,身重少汗恶风,加清豆卷、藿香、佩兰芳香化湿宣表;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清热利湿。
  ·表寒里热证
  症状:此证又名“寒包火”。因风寒外束,表寒未解,入里化热。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方药:双解汤。
  本方取自《医方集解》,以麻黄、防风、荆芥、薄荷解表疏风,黄芩、栀子、连翘、生石膏清里除热,桔梗宣肺开提。若咳喘重者,加杏仁、桑白皮、枇杷叶止咳平喘;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
  对于时行病毒而致时行感冒,若表现以高热为主,且全身症状较重,或有化热传变之势,需重用清热解毒法,药物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柴胡、生石膏、知母、贯众等。详细辨
证可参见本章第二节外感发热证,亦可参考《温病学》、《中医急诊学》有关章节。
  体虚感冒之证,因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体弱,气虚阴亏,卫外不固,以致反复感邪或感冒后缠绵不愈,此乃一般感冒之外的变证。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复感外邪,邪不易解,恶寒较重,或发热,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倦怠乏力,咳嗽咯痰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治法为益气解表,方用参苏饮加减。药物以人参、甘草、茯苓益气以祛邪;苏叶、葛根疏风解表;半夏、陈皮、前胡、桔梗宣肺理气,化痰止咳;木香、枳壳理气调中;姜、枣调和营卫。表虚自汗者,加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凡气虚而易于感冒者,可常服玉屏风散,增强固表卫外功能,以防感冒。
  阴虚感冒,阴虚津亏,感受外邪,津液不能作汗达邪,身热,手足心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为滋阴解表,方用加减葳蕤汤。药取白薇清热和阴,玉竹滋阴助汗,葱白、薄荷、桔梗、豆豉疏表散风,甘草、大枣甘润和中。阴伤明显,口渴心烦者,加沙参、麦冬、黄连、天花粉清润生津除烦。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