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是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的重要考点,以下是中风病的概述内容: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依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临床表现为不同证候。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为 94.07/10万,患病率冠诸病之首。在本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中风一病,导源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仆击、偏枯、痱风等。在病因方面,《内经》记载很多,如《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等有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至于中风的病变部位,根据《素问·调经论》气血并逆之说,结合《素问·玉机真脏论》:“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为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可见中风病变的部位在头部。 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从病因学的发展来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如《金匮要略》认为中风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其创立的分证方法对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很有帮助,在治疗上多主张驱散风邪,补益正气。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许多医家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其中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 “湿痰生热”;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明代医家张景岳倡导“非风” 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李中梓又将中风病明确分为闭、脱二证。清代医家叶天士、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丰富了中风病的治法和方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风病治疗法则。晚清及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近年来对中风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治疗方法多样化,疗效也有了较大提高。
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病相似。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上一篇:中风病的主要证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