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考试资料
中医内科学之病源流和病因病机总结
发布时间:2012-08-14        作者: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之病源流和病因病机总结,人卫医学考试网整理如下:

  一、感冒

  【源流】1.感冒病名最早出自——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2.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应分立辛温、辛凉两**则。3.“时行感冒”提出-《类证治裁》

  【病因病机】1.风邪是引起本命的主要外因。2.病位:肺卫。3. 基本病机:卫表不和(为主),肺失宣降。4.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二、咳嗽

  【源流】1.咳嗽的病名首见于《内经》。2.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病因病机】1.

  病位:在肺(为主脏),与肝、脾密切相关,日久及肾。2. 基本病机:内外邪气干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3.治疗原则: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顾。

  三、哮病

  【源流】1. 1.《内经》虽无哮病,但有“喘鸣”、“齁鼻合”之类的记载。2.

  《金匮要略》称之为“上气”。3.元·朱丹溪创“哮喘”病名。4. 明*虞抟《医学正传》将哮与喘作了明确区分:“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

  【病因病机】1.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基本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2. 病位:在肺,关系到脾肾,甚及心。3.治疗原则:朱丹溪“未发以扶正气为先,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以“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

  四、喘证

  【源流】1.《景岳全书·喘促》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类。2.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喘证》“实喘责在肺,虚喘责在肾。”“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病因病机】1.病位:主要在肺和肾,与肝、脾有关,重证每多影响于心。2. 基本病机:外感、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无所主,肾失摄纳。3. 治疗原则:实喘:治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喘脱-扶正固脱,镇摄潜纳。

  五、肺痈

  【源流】1. 肺痈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并对病因病机、脉证、治疗及预后作了全面的论述。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2. 《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3.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肺痈论》将肺痈分为初起、已成、溃后三个阶段。【病因病机】1. 化脓的病理基础——热壅血瘀。2.治疗原则:)祛邪为原则——清热解毒,散结消痈、化瘀排脓。

  六、肺痨

  【源流】1.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本病是由“肺虫”引起。2. 元·葛可久《十药神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3. 《丹溪心法》强调“痨瘵主乎阴虚”,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4. 明·虞抟《医学正传·劳极》则提出“杀虫”、“补虚”两大治疗原则。【病因病机】1.主要病因:感染“痨虫”。2.治疗原则:补虚培本,抗痨杀虫。

  七、肺胀

  【源流】1.《灵枢·经脉篇》首先提出肺胀病名,并指出病因病机及证候表现,指出本病是一虚实相间的复杂证候。如《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2. 《丹溪心法·咳嗽篇》:“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提出肺胀病理是痰瘀阻碍肺气所致,可用四物汤加桃仁等治疗,开活血化瘀治疗肺胀之先河。3. 张璐玉《张氏医通》认为肺胀以“实证居多”,而李用粹《证治汇补·咳嗽》认为,肺胀“有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病因病机】1. 主要病机特点:本虚与标实。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浊、水饮、瘀血互为影响。3.治疗原则:基本原则:根据标本虚实,分别选用祛邪扶正。

  八、心悸

  【源流】1.张仲景《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正式提出了悸和惊悸的病名。提出“炙甘草汤”2. 《内经》认为病因为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3.《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也责之虚与痰。 3.明代《医学正传》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4.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强调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首倡活血化瘀治疗本病,以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有殊效。【病因病机】1. 基本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宁。2. 病位:心,与肝脾肾肺密切相关。3.治疗:虚证:补益+养心安神。实证:祛邪+重镇安神。

  九、胸痹

  【源流】1. “胸痹”首见于《金匮要略》。2.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首次明确对心痛与胃脘痛作了鉴别,并强调用大剂的桃仁、红花、降香、失笑散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死血心痛,开活血化瘀治疗心痛之先河。3. 清·陈念祖《时方歌括》丹参饮治疗心腹诸痛。4.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病因病机】1. 主要病机:心脉痹阻。2. 病位: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3. 基本原则:发作期——祛邪治标 缓解期——扶正治本。

  十、不寐

  【源流】1、《内经》记载有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2、张仲景首次将病因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3、明·李中梓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4、戴元礼《证治要诀》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病因病机】1. 基本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2. 病位:心。与肝(胆)、脾(胃)、肾密切相关。3. 治疗**——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十一、癫狂

  【源流】1.病名:癫狂病名首见于《内经》。生铁落饮。2. 《难经·二十难》:“重阴者癫”,“重阳者狂”3. 刘河间、朱丹溪认为“主火主痰”。4、王清任开创了从瘀治疗癫狂之先河,创制癫狂梦醒汤治疗癫狂。

  【病因病机】1.基本病机: 癫——痰气郁结,蒙蔽神机(化火可转化为狂)、狂——痰火上扰,神明失主(郁火宣泄而痰气留结,可转化为癫)。 2.

  病位:心。与肝、胆、脾、肾关系密切。3. 癫病以心脾气血两虚为主;狂病以心肾失调为多。4.治疗原则:初期邪实——理气解郁,畅达神机,降(泄)火涤痰,化瘀开窍。后期正虚——补益心脾,滋阴养血,调整阴阳。

  十二、痫病

  【源流】1. 《内经》初步记载了本病的临床表现,且认识到本病与先天因素有关。2.

  宋金元*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方论》指出,多种因素导致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3. 张子和认为,本病常由肝经热盛引起。朱丹溪强调痰迷孔窍引发本病。4.明代医家对癫狂痫做了明确的区分。5. 《临证指南医案·癫病》 “痫之实证,用五痫丸以攻风,控涎丸以劫痰,龙荟丸以泻火;虚者,当补助气血,调摄阴阳,养营汤、河车丸之类主之”。6.王清任认为痫病的发生与元气虚,“不能上转于脑髓”,与脑髓瘀血有关,并创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主之。【病因病机】1.总病机: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痰内动,蒙蔽清窍。2.病位:主要在心肝,与五脏有关,但与脾肾密切相关。3. 病性:本虚标实。4. 主要病机特点:顽痰阻闭心窍,肝经风火内动。

  十三、痴呆

  【源流】1. 明·张景岳首次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中立“癫狂痴呆”专论,指出病位在心及肝胆二经。

  2. 清·陈士铎《辨证录》立有“呆病门”, 洗心汤、转呆丹、还神至圣汤。【病因病机】1. 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2.病位:脑 .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十四、厥证

  【源流】1. )厥证的病名首见于《内经》,病机认为是气机逆乱、气血运行悖逆所致。《内经》有大厥、薄厥(多指中风病)、热厥、寒厥之称。【病因病机】1. 基本病机:阴阳失调,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气血运行失常)。2. 病变脏腑:主要在心、肝。涉及脾、肾。3. 基本原则:醒神回厥。

  十五、胃痛

  【源流】1.胃痛首见于《内经》。首先提出与肝、脾有关,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2. 《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病因病机】1. 基本病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2. 病位:胃,与肝脾关系密切。3.基本治则:理气和胃止痛,立足于“通”(通则不痛)

  十六、痞满

  【源流】1.痞满病名首见于《内经》。【病因病机】1.基本病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导致肝脾胃功能失调,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痞满。2. 病位:胃,与肝脾密切相关。3. 基本法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十七、呕吐

  【源流】1. 呕吐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2.

  《金匮要略》认识到呕吐有时是人体排出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的反应。3.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呕吐候》呕吐的发生是由胃气上逆所致。

  【病因病机】1.基本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2.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3.治疗总则-和胃降逆。

  十八、噎膈

  【源流】1.首见于《内经》,称“隔”。 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首先提出噎膈病名。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指出噎膈的病机为“脘管窄隘”。【病因病机】1. 病位:食道,属胃气所主。病变脏腑关键在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2. 基本原则:开郁理气,滋阴润燥。

  十九、呃逆

  【源流】1.《内经》:称“哕”; 元代朱丹溪始称之为“呃”;明代张景岳进一步确定呃逆病名。2. 清代李中梓《证治汇补》系统提出本病治疗法则【病因病机】1. 病位:在膈,关键脏腑在胃,与肺、肝、脾、肾密切相关。2. 基本病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3. 治疗总则: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二十、腹痛

  【源流】《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素问》提出腹痛是由寒热邪气客于胃肠引起。【病因病机】1. 基本病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脏腑经络失养,气血运行无力,不荣则痛。2. 基本原则:以“通”立法。

  二十一、泄泻

  【源流】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论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病因病机】1. 病位:在肠,关键病变脏腑为脾,与肝、肾密切相关。

  二十二、痢疾

  【源流】1.宋《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

  二十三、便秘

  【源流】《金匮要略》:脾约麻仁丸。【病因病机】治疗: 以“通下”为主。

  二十四、胁痛

  【源流】胁痛一证,最早见于《内经》,《内经》明确指出了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胆病变相关。《灵枢·五邪篇》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病因病机】1.

  胁痛的病位在肝胆,又与脾胃及肾相关。2.

  基本病机为肝气郁滞,络脉失和。3.治则:治疗当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

  二十五、黄疸

  【源流】1.《内经》即有关于黄疸病名和主要症状的记载。2.《金匮要略》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3.

  程钟龄《医学心悟》创制茵陈术附汤,至今仍为治疗阴黄的代表方剂。【病因病机】1.

  黄疸的病位在脾胃肝胆。2. 基本病机为湿邪困遏,脾胃运化失健,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肌肤。3.治则:,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

  二十六、积聚

  【源流】1.《内经》首先提出积聚的病名,对其形成和治疗原则进行了探讨。2. 《难经·五十五难》明确了积与聚在病理及临床表现上的区别,指出:“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3.《金匮要略》进一步说明:“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所制鳖甲煎丸、大黄 虫丸至今仍为治疗积聚的临床常用方剂。【病因病机】1. 积聚的病位主要在于肝脾。2. 基本病机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证以血瘀为主。3.治则:聚-行气散结;积:初期-消散、中期消补兼施、后期养正除积。

  二十七、鼓胀

  【源流】1.

  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2.明·戴思恭称本病为“蛊胀”、“膨脖”、“蜘蛛蛊”

  【病因病机】1.鼓胀的病位主要在于肝脾肾。2. 基本病机为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3.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4. 病理因素为气滞、瘀血、水湿。5.病因:酒食不节、情志刺激、黄疸及积聚久治不愈、虫毒感染。

  二十八、头痛

  【源流】1.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2.《伤寒论》还记载了头痛各类不同证候的不同治法,如治疗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李东垣在《东垣十书》中,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4.《丹溪心法》中补充了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并提出若头痛不愈可加引经药,5. 清代医家王清任倡瘀血之说,用血府逐瘀汤治之。【病因病机】1.病位:外感头痛在表,内伤头痛在肝肾2. 外感头痛多为外邪壅滞经络,络脉不通,头窍被扰而致。内伤头痛多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二十九、眩晕

  【源流】1.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2.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金匮要略》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3.《丹溪心法》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4. 《景岳全书》”无虚不能作眩“。【病因病机】1.

  本病病位在头窍,与肝、脾、肾相关。2. 风、火、痰、瘀是眩晕的常见病理因素3. 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三十、中风

  【源流】1.《内经》有关中风的论述较详。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2.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2.《千金方》小续命汤和《保命集》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3.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明代张景岳认为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明确分为闭、脱二证。4.至清代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5.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病因病机】1.

  中风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2. 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3. 病理性质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

  三十一、疟疾

  【源流】1.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疟”字的记载。疟疾之名首见于《内经》。2.

  《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常山及蜀漆有治疟的功效3.《金匮要略》疟久不愈,可以形成痞块,称为“疟母”,其所列之鳖甲煎丸4. 晋代《肘后备急方》首先提出疫疟的名称,认为其病因为感受山岚瘴毒之气,并明确提出青蒿为治疟要药5.

  《诸病源候论》提出间日疟和劳疟病名。《备急千金要方》还用马鞭草治疟。6. 吴有性在所著《温疫论》中制定“达原饮”,用槟榔、厚朴、草果等“使邪气溃散,速离募原

  【病因病机】1.疟疾的病位:邪伏藏于半表半里,属少阳经脉部位。2.基本病机为邪伏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邪正交争,则疟病发作;疟邪伏藏,则发作休止3. 病理性质以邪实为主4. 疟疾的治疗以祛邪截疟为基本治则。

  三十二、水肿

  【源流】1. 《内经》:“风水”、“石水”、“涌水”;《金匮要略》: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2.《金匮要略》:在治疗上提出了发汗、利尿治法的适应证:“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3. 《备急千金要方》首次提出了水肿必须忌盐。4. 《丹溪心法·水肿》将本病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5. 《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病因病机】1.

  水肿的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2. 基本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3.病因:风邪、湿毒、水湿、湿热、饮食、劳欲。4.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

  三十三、淋证

  【源流】1.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2.《诸病源候论》将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病因病机】1. 淋证的病位在膀胱与肾,与肝脾相关。2. 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3. 实则清利、虚则补益为淋证的基本治则。

  三十四、癃闭

  【源流】1.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该书称其为“癃闭”或“闭癃”。2.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治小便不通方剂十三首,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该书中载有用导尿术治小便不通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尿术记载。3. 宋代朱丹溪运用探吐法来治疗小便不通。【病因病机】1.

  癃闭的病位主要在膀胱,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2. 基本病机为膀胱气化功能失调。3.治则:应以“腑以通为用”为原则。

  三十五、郁证

  【源流】1. 《内经》有关五气之郁的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2.

  《金匮要略》记载了属于郁证的脏躁及梅核气两种病证。3. 《丹溪心法》将郁证列为一个专篇,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相应的治疗方剂。4.

  明代《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这一病证名称。5. 《临证指南医案》充分注意到精神治疗对郁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认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病因病机】1.郁证的基本病机:气机郁滞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2. 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3.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郁病的基本原则。

  三十六、血证

  【源流】1.

  《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2.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3. 景岳全书》将血证的病机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4. 《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病因病机】1.共同的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2.病理性质: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3.

  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

  三十七、痰饮

  【源流】1. 《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2.

  《金匮要略》始有痰饮名称,立专篇论述,并有广义、狭义之分。该篇提出“用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3. 《仁斋直指方》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提出饮清稀而痰稠浊。4. 叶天士总结前人治疗痰饮病的经验,重视脾、肾,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病因病机】1.

  痰饮的病位在三焦、肺、脾、肾,三脏之中,脾运失司,首当其冲2. 基本病机为三焦失通失宣,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蒸化,阳虚水液不运,水饮停积为患。3. 痰饮的治疗以温化为原则。

  三十八、消渴

  【源流】1.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2. 《证治准绳》对三消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病因病机】1.消渴的病位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2.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3.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4.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

  三十九、自汗、盗汗

  【源流】1. 《景岳全书》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病因病机】1.自汗、盗汗的病位主要在肺卫,与肝有关。2.基本病机,一是肺气不足或营卫不和,卫外失司;二是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逼津外泄。病理性质多属虚证,一般自汗多为气虚,盗汗多为阴虚属实证者,多由肝火或湿热郁蒸所致。3.

  辨阴阳虚实。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

  四十、内伤发热

  【源流】1.《金匮要略》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2.《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了五脏热证的用方,并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3.李东垣提出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作为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4.《症因脉治》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病因病机】1.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治则:实火宜清,虚火宜补。

  四十一、虚劳

  【源流】1.

  《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提纲。2.绮石《理虚元鉴》为虚劳专书云:“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病因病机】1.虚劳的病损部位主要在五脏,尤以脾肾两脏更为重要。2.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3.病理性质主要为气、血、阴、阳的虚损。4. 虚劳的治疗以补益为基本原则。应重视补益脾肾在治疗虚劳中的作用。

  四十二、痹症

  【源流】1.《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内经》又有五痹之分,即骨、筋、脉、肌、皮痹。2.宋《圣济总录》补充了热痹的病因病机内容,认为脏腑内热,复感外邪可致热痹。3.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3.《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病因病机】1.痹证的病位,病初邪在经脉、筋骨、肌肉、关节,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2.基本病机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3.病理性质属虚实相兼4.累及脏腑多见心痹。5. 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

  四十三、痉证

  【源流】1. 《金匮要略》明确了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2.《临证指南医案》首先阐述了痉证和肝脏的关系。【病因病机】1. 痉证的病位在筋脉,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2.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阴血不濡,筋脉失养,导致风阳内动。3.病理性质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阴阳、气血、津液不足,以致筋脉失养;实者为风、寒、湿、热之邪,壅滞于经脉。4.

  痉证的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舒筋解痉以治其标,养血滋阴以治其本。滋养营阴就成为治疗痉证的重要方法。

  四十四、痿证

  【源流】1.《素问·痿论》指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肺热叶焦”,将痿证分为皮、脉、筋、骨、肉五痿。在治疗上,《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原则。2.朱丹溪承张子和之说,在治法方面又提出“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病因病机】1.痿证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但根于五脏虚损。2.基本病机:实则筋脉肌肉受邪,气血运行受阻;虚则气血阴精亏耗,筋脉肌肉失养。3.  在治疗上,《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原则。所谓”独取阳明“,主要指采用补益脾胃的方法治疗痿证。都应重视调理脾胃,”治痿独取阳明“既要重视补虚养阴,也不能忽视清阳明之热,更不能单以”独取阳明“统治各类痿证。如朱丹溪主张”泻南方、补北方“,则是从泻心火、滋肾阴入手,使水火相济,金水相生,五脏滋润,可认为是治疗痿证的另一法则。

  四十五、腰痛

  【源流】无。【病因病机】1.腰痛的病位:病位在腰,为肾之府。2.病因:湿邪、肾虚。3. 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治疗腰痛应注意补肾固本。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