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执业 >> 考试资料
中医内科学总论要求及学习方法
发布时间:2012-01-16        作者:

  按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早临床,多临床”原则进行中医内科学的学习,熟悉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时能独立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熟悉危急重症和疑难病证的一般处理原则和抢救原则,了解重点病证的研究现状。毕业后通过临床实践,进行自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活动,继续提高中医内科的理论知识和防治疾病的能力。这是学习中医内科学的基本要求。
  中医内科学课程分为系统理论学习和毕业临床实习两个阶段。系统理论学习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堂理论学习、示范教学和临床实习,毕业临床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的诊疗实践,必须直接为病人服务,通过实践提高防治疾病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
  在理论学习阶段,要求经常复习和密切联系中医内科学的前期课程。这些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它们是中医内科学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求重点掌握各个内科疾病的证候特征、诊断依据和辨证论治,同时深入探讨其病因、发病机理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内科学临床知识,并运用于医疗实践。此外,应注意充分利用系统理论学习阶段的临床重点病例示教和临床见习的机会,增加感性认识,了解中医内科疾病诊治的过程和方法,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毕业实习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实习,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学习阶段。此阶段学习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临床实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已学到的理论知识;二是通过临床实习,奠定良好的中医内科临床基本功。所谓中医内科临床基本功包括四项内容,即四诊运用、辨证分析、立法处方、病案书写,这是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重要环节。临床思维方法主要指临床诊断思维,就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望、问、闻、切四诊收集临床资料并加以处理。对于这些资料的处理,既要遵照逻辑思维的规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又要遵循理、法、方、药完整统一的原则,得出中医的临床诊断,并据证立法,依法组方,设计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欲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必须掌握各种实习方法,明确其意义,循序渐进。
  中医内科的实习方法一般有四种,也可看作是实习的四个阶段,即见诊、侍诊、助诊、试诊。见诊,是观看老师接诊病人,了解诊治疾病的过程与方法;侍诊是在老师接诊过程中,由老师口述,记录病案及处方等;助诊又称襄诊,是协助老师接诊病人及书写病案等;试诊,是在老师指导下独立接诊病人及书写病案。在实习中,逐步掌握中医临床基本功,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增强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必须坚决贯彻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培养自己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医疗实践中学习本领。必须明确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优势,它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运用基础学科与中医内科学的知识来理解、分析和解决防治上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以临床实践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充实和提高理论知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