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方法已被逐步引入中西医结合的神经病学临床研究,开展了一系列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系统疾病的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系统评价。如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系统评价、三七制剂治疗急性脑卒中系统评价及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系统评价等。
在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中,研究者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208例脑卒中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假针灸治疗或空白对照相比较,针灸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脑卒中后3个月的病死率、致残率或慈善机构救助率,并且能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但仅与假针灸治疗相比较时,针灸治疗的效果则不明显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者认为针灸治疗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是安全的,但由于试验病例数太少等原因,目前尚没有足够证据证实其疗效,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高质量试验。
另一项研究采用三七及其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系统评价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66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三七能明显降低脑卒中致死率或致残率,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检查虽然研究结果显示了三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但该系统评价所纳入的多个临床试验在方法学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结果并不可靠,研究者认为目前仍没有足够证据支持使用三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量的试验以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还有研究者用系统评价方法研究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纳入7篇文献5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病死率、肺部感染率针刺组与非针刺组无差异。研究者认为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上的缺陷,虽显示针刺有短期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趋势,无不良反应,但目前尚不能对其疗效得出肯定结论。开展更多高质量、内在真实性好的大规模、多中心的RCT非常必要。
在对针灸促进贝尔面瘫康复和减少其远期发病率的效果进行评价的系统评价中,共纳入3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88例患者,但因其在试验设计、报道上存在明显缺陷,以及试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符合Meta分析条件,因而只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贝尔面瘫有一定疗效。研究者认为针灸治疗贝尔面瘫有效,但入选的3个随机对照试验规模小,质量不高,降低了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开展高质量、内在真实性好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非常必要。
循证医学在神经疾病临床领域的应用尚不平衡。脑血管疾病、癫、帕金森病等领域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相对较多,而另一些少见疾病的证据则相对较少。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领域,高质量证据的资源尚缺乏,研究数量质量不高,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欠佳。神经病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一方面,有责任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包括神经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为临床决策提供真实、可靠、实用的科学证据,同时重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另一方面,应充分、合理应用现有的证据,对循证医学在神经病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