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执业 >> 考试资料
肥胖的辨证论治及治疗原则
发布时间:2012-02-27        作者:

  肥胖的辨证论治及治疗原则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辨证要点
  痰湿,表现形体肥胖,腹大胀满,四肢沉重,头重胸闷,时吐痰涎,水湿偏重,多有腹泻便溏,暮后肢肿;痰热偏盛者,多见心烦口苦,大便秘结等。临床辨证时,当分标本缓急,虚实少。
  2.辨脏腑病位 肥胖病变与脾虚关系尤为密切,表现身体重着,神倦乏力,腹大胀满,头沉胸闷,或有恶心、痰多。但病久可累及于肾,引起腰膝疼痛、酸软,动则气喘,下肢浮肿,夜尿频多。本病有时可以病及肝胆,出现胸胁胀闷,烦躁眩晕,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脉弦等。亦可病及心肺,表现心悸气短,少气懒言,神疲自汗等。
  3.辨舌象变化 本病舌淡胖,边有齿痕者,多为气虚;苔薄白或白腻者,多兼水湿内停。舌红苔黄腻者,多为湿热或痰热内聚。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瘀筋者,多有瘀血内停;兼舌淡胖者,属气虚血瘀;兼舌红苔黄腻者,属痰瘀热互结。
  治疗原则
  肥胖病的病理主要是脾虚痰湿偏盛,故其治疗当遵照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临床上常用的补法为健脾益气,以祛水湿,截痰源,助消导,祛瘀滞而治肥胖。若肥胖日久,脾病及肾,又当益气补肾,温化水湿为治。常用的泻法有化湿、利水、祛痰、通腑、消导法,以祛除体内停聚的湿浊、痰热及多余膏脂,从而减轻体重。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