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执业 >> 考试资料
痿病的辨证论治及治疗原则
发布时间:2012-02-20        作者:

  痿病的辨证论治及治疗原则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辨证要点

  本病临床辨证应分急缓与虚实。凡起病急,发展较快,肢体力弱,或拘急麻木,肌肉萎缩尚不明显,属肺热津伤或湿热浸淫之实证;而病程长,病情渐进发展,肢体弛缓,肌肉萎缩明显者,多属脾胃肝肾亏损之证。

  治疗原则

  关于治疗,历代医家多遵《素伺·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说。所谓独取阳明,其义有二:①补益后天。即益胃养阴,健脾益气之法。肺之津液来源于脾胃,肝肾的精血有赖于脾胃的生化,若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津液精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筋脉失养,则肢体痿软,不易恢复。若脾胃功能健旺,饮食得增,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转旺,筋脉得以濡养,有利于痿病恢复。②“取”者,去阳明之热邪,即清阳明之热。故迄今在临床治疗时,不论选方用药,针灸取穴,一般都重视调理脾胃这一治疗原则。但不能单以“独取阳明”的法则治疗各种类型的痿病,临床上仍须辨证论治。 痿病不可妄用风药,这是另一治痿原则。因治风之剂,皆发散风邪,开通腠理之药,若误用之,阴血愈燥,酿成坏病。至于因七情六欲太过而成痿者,必以调理气机为法,盖气化改善,百脉皆通,其病可愈。即吴师机所谓“气血流通即是补”之理。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