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执业 >> 考试资料
肺病证的病机述要
发布时间:2012-02-07        作者:

  肺病证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肺脏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其病机述要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重要考点:

  病机述要

  肺主气,肺气宜宣宜降,若肺气为邪气壅闭,宣降不利,常表现为咳嗽,甚则喘息。肺朝百脉,助心主治节,若肺气失调,可引起心血的运行不利,而发为心悸、胸闷、唇甲青紫。肺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若肺气不降,通调失职,可导致水液潴留,而发为水肿或小便不利。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腑气不通,亦能影响肺之肃降。兹将肺病证的基本病机阐述如下:

  1.肺气亏虚 劳伤过度,病后元气未复,或久咳久喘耗伤肺气,或因气之生化不足,以致肺主气的功能减弱。症见咳而短气,声音低怯,恶风自汗。

  2.阴津亏耗 痨虫袭肺,久咳久喘,气血亏损,以致肺阴不足,虚热内生,耗灼肺津。症见干咳少痰,或痰中夹血,潮热盗汗。亦可因外感燥邪,耗伤肺津,或由风温诸邪伤津化燥,而致阴虚肺燥。症见咳呛气逆,痰少而粘,口鼻干燥。

  3.寒邪犯肺 外感寒邪,肺气不宣;或寒饮内阻,肺失清肃。风寒束肺者,症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薄;寒饮内阻者,症见咳嗽气急,痰多色白如沫。

  4.邪热乘肺 可因风热上受,或寒郁化热,邪热蕴肺,痰热内积,肺失清肃。症见咳嗽,痰黄或黄白相兼,或有腥臭味,或喘逆痰鸣。

  5.痰浊阻肺 常因感受外邪,或喘咳日久,以致肺不布津,聚为痰湿,或脾气素虚,聚湿成痰,上渍于肺。症见咳嗽痰多粘稠,气息急促,甚至倚息不得卧。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