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要点:脾胃肠病证是指在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不遂、脏腑失调等病因的作用下,发生在食管、脾胃、肠道的一类内科病证。常见病有胃痛、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泄泻、便秘等。感受时邪疫毒所致的痢疾、湿阻等,在外感病证中讨论;胃肠的出血病证,在血证中论述。
主要证候及特征
脾胃同居中焦,功能各异。胃主纳,脾主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纳一化,一升一降,共同完成生化气血之功。肠为腑,以通为顺,司传导之能。脾病多虚,有气虚、阳虚之分,脾为阴
土,易被湿困而失健运;胃病多实,常为寒热、饮食所伤,胃为阳土,易化燥伤阴,亦可因燥屎内结,而致腑气不通。尚有肝气郁滞,横逆犯胃,气滞日久,瘀血内停。亦可见其他脏腑病证
乘克相侮脾胃肠而为病者。
·脾胃虚弱
1.主要脉症:胃纳不佳,肢倦乏力,少气懒言,腹满肠鸣,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缓。
2.证候特征:本证以脾胃气虚所引起的饮食、四肢、脘腹等病变表现为主;脾胃虚弱与中气下陷有程度上的区别,气陷是在气虚见症上兼有下坠感或脱肛。
·脾阳虚衰
1.主要脉症;脘腹不适,或绵绵作痛,喜温喜按,面色咣白,腹胀食少,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四肢不温,神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2.证候特征:本证首先具有脾气虚证候,同时有阳虚生寒的表现;本证与脾胃虚弱的鉴别是兼有阳虚生外寒的形寒肢冷等证候。
·胃阴不足 ,
1.主要脉症:脘腹不适,饥不欲食,口干唇燥,干呕呃逆,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2.证候特征:具备一般阴虚的表现,同时有饥不欲食、干呕等。
·寒邪客胃 .
1.主要脉症:胃脘冷痛,重则拘急作痛,遇寒加剧,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呃逆呕吐,舌淡,苔白滑,脉弦或迟。
2.证候特征:具备寒邪致病的特点,如冷痛拘急,喜热恶凉等。
·胃肠积热 ·
1.主要脉症:脘腹灼痛,吞酸嘈杂,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食入即吐,口干口臭,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2.证候特征:具有胃肠积热伤津的特点,如脘腹灼痛,渴饮,便干等。
·食滞胃肠
1.主要脉症: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其气臭秽,大便不爽,臭如败卵,恶闻食臭,舌苔厚腻,脉滑实
1.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所以在辨治脾病时,应注意湿易伤脾,多用醒脾化湿之剂,少用甘润滋腻之品,以免助湿;在辨治胃病时,当注意燥热易伤胃阴,常用甘凉滋润之剂,慎用辛香燥热之药,以防伤阴。 ·
2.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在治脾病时,常用健脾、益气、升提之品;治胃病时,多用和中、益胃、降逆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