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
起病急缓不一,患者常有贫血、出血、感染、各种器官浸润表现。
| 
 | 临床表现 | 备注 | 
| 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 | 贫血 | 常为首发表现,进行性加重 | 
| 发热 | 较高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 | |
| 出血 | 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M3)易并发DIC 颅内出血为白血病出血致死最主要原因 | |
| 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 淋巴结和肝脾大 | 多见于ALL | 
| 骨和关节疼痛和压痛 | 常有胸骨中下段压痛,尤以儿童多见 | |
| 粒细胞肉瘤(绿色瘤) | 常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最常见 | |
| 口腔和皮肤 | AL 尤其是M4 和M5 时,可使牙龈增生、肿胀 | |
| CNS-L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常发生在缓解期,以急淋白血病最常见,儿童患者尤甚,常为髓外复发的主要根源 | |
| 睾丸无痛性肿大 | 是仅次于CNS-L 的髓外复发根源 | 
上一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因与症状
						下一篇: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