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医助理医师 >> 考试资料
肛痈的辨证论治
发布时间:2012-10-30        作者:

  助理师考试肛痈的辨证论治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学网考试整理如下:

  一、内治法

  (一)湿热蕴结肛门周围突然肿痛,逐渐加剧,肛周压痛或见红肿,伴恶寒发热,口干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数。

  辨证分析:湿热之邪蕴于肛门,气血不畅,郁而化热,则见肛周疼痛;正邪相搏,则见恶寒、发热;热邪为患,则出现口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数为湿热蕴结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革藓渗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二)热毒炽盛肛门肿痛剧烈,持续数日,痛如鸡啄,难以人寐,肛周红肿热痛,按之有应指感,或穿刺时有脓液;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辨证分析:邪热内蕴,日久不解,热胜肉腐,肉腐即成脓,故见肿痛剧烈,痛如鸡啄,按之应指,或穿刺有脓;邪正相争,则见恶寒、发热;邪热炽盛,津液耗伤,故见口干、便秘;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皆为邪热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透脓散加减。

  (三)阴虚毒恋肛门肿痛,日久不消,皮色暗红,成脓时间长,溃脓稀薄,疮口难敛;伴午后潮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肺肾阴虚,正气不足,湿热内侵,蕴结不散,阻碍气机而气血瘀滞,故肛门肿痛,日久不消;正气不足则难以成脓,正虚不能托毒外出,故疮口日久不愈,脓液稀薄;阴虚内热,则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寐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

  二、外治法

  (一)初起实证,用如意金黄膏(散)外敷,位置较深者可用如意金黄散调糊灌肠。

  虚证,用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外敷。

  (二)成脓宜切开排脓,根据脓肿位置的深浅和病情缓急选择手术方法。

  (三)溃后先用红油膏,后用生肌玉红膏或生肌白玉膏纱条引流。日久成瘘者,按肛瘘处理。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