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执业 >> 考试资料
外感辨证之辨病性要点
发布时间:2012-09-13        作者:
  外感辨病性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考点总结如下: 

  辨病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病变的寒热属性,即热证、寒热错杂证、寒证;一是确定病变的虚实属性,即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

  1.热证、寒热错杂证、寒证辨寒热,既是确定病变寒热属性的方法,又是分辨感邪性质、表里病位、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外邪,大抵可分为阴浊与阳热之邪两类,其中,阴浊之邪或阴浊与阳热之邪相杂而以阴浊之邪为主所致者,多见恶寒重发热轻的表寒与半表半里偏寒的表现,若病邪深入或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阳气,则出现但恶寒不发热的里寒与里虚寒的表现;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相杂而以阳热之邪为主所致者,多见发热重恶寒轻的表热与半表半里偏热的表现,若病邪深入或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阴液,则出现但发热不恶寒的里热与里虚热的表现。对于既不发热也无恶寒之里证,或虽有寒热并见之表证与寒热往来之半表半里证,但仅凭寒热表现又不能确定其寒热属性时,须结合渴与不渴,是否喜饮,喜冷饮热饮,有无咽干口燥,痰涎的稠稀,小便的颜色,大便的软硬,以及舌脉等予以判别。

  在这一过程中,除分辨热证、寒热错杂证、寒证外,还须注意寒热真假的辨别。

  2.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辨虚实,既是判断病变虚实属性的方法,也是了解邪正消长变化的重要依据。在明确病位与寒热属性后,还须进一步分析脏腑阴阳气血的盈亏。一般说来,外感病的初、前、中期,属正盛邪实或邪实正衰阶段,以正邪斗争比较激烈的亢奋表现为主,多实证或虚实夹杂而以邪实表现为主;外感病的后期,属正衰邪微或正气亏虚阶段,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表现为主,多虚证或虚实夹杂而以正虚表现为主。

  在这一过程中,除分辨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外,还须注意虚实真假的辨别。

  这样,就能明确病变的部位(表里病位与具体病位),判断病变的性质(寒热属性与虚实属性),了解证候特点,发展趋势,邪正消长变化等,进而指导临证立法与处方用药。

  总之,无论分辨表里之病位,还是确定寒热虚实之病性,都是围绕清窍、脏腑、经络关节等这些具体病位进行的,它们是一个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表里寒热虚实离开清窍脏腑经络,就失去了辨证的基础,而清窍脏腑经络离开表里寒热虚实,就失去了辨证的内容。因此,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系统、准确地指导各种不同病症的辨证立法与处方用药。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