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执业 >> 考试资料
中西医考点:辨痛
发布时间:2012-06-12        作者:
  辨痛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痛由多种因素导致气血凝滞\阻滞不通而成,是疮疡最常见的自觉症状,疼痛增剧与减轻常为病势进展与消退的标志。由于患者邪正盛衰与痛的原因不一,发病部位的深浅不同,疼痛的发作情况也有所不同。临床上需辨别疼痛的成因,并根据疼痛的发作情况、疼痛的性质,与肿势等结合分析病情。

  (一)辨疼痛的成因

  1.热

  皮色掀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

  2.寒

  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

  3.风

  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

  4.气

  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

  5.化脓

  肿势急胀,痛无止时,如有鸡啄,按之中软应指。

  6.瘀血

  初起隐痛,微胀,微热,皮色暗褐,继则皮色青紫而胀痛。

  (二)辨疼痛的发作情况

  1.卒痛

  突然发作,疼痛急剧,多见于急性疾患。

  2.持续痛

  痛无休止,持续不减,多见于阳证未溃时。痛势缓和,持续较久,多见于阴证初起。

  (三)辨疼痛的性质

  1.刺痛

  痛如针刺,病变多在皮肤,如蛇串疮。

  2.灼痛

  痛而有灼热感,病变多在肌肤,如疖、有头疽、颜面疗疮、丹毒等。

  3.裂痛

  痛如撕裂,病变多在皮肉,如肛裂、手足皲裂较深者。

  4.钝痛

  疼痛滞钝,病变多在骨与关节间,如流痰、附骨疽转人慢性阶段者。

  5.酸痛

  又酸又痛,病变多在关节,如流痰。

  6.抽掣痛

  除痛时有抽掣外,并伴有放射痛,传导于邻近部位,如乳岩、石瘿、失荣的晚期。

  7.啄痛

  痛如鸡啄,并伴有节律性疼痛,病变在肌肉,多在阳证疮疡化脓阶段,如手部疔疮、乳痈等。

  (四)辨疼痛与肿

  1.先肿后痛者,其病浅在肌肤,如颈痈。

  2.先痛后肿者,其病深在筋骨,如附骨疽。

  3.痛发数处,同时肿胀并起,或先后相继者,为流注。

  4.肿势蔓延而痛在一处的,是毒已渐聚;肿势散漫而无处不痛的,是毒邪四散,其势方张。

  5.肿块坚硬如石不移,不痛或微痛,日久逐渐肿胀时觉掣痛者,常为岩。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