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执业 >> 考试资料
中西医考点:辩肿
发布时间:2012-06-12        作者:
  辩肿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肿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临床上常根据肿势的缓急、形态、部位、色泽以及伴随症状,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轻重。

  (一)辨肿的外形

  1.局限性

  红肿高突,根围收束,不甚平坦,多为实证、阳证。

  2.弥漫性

  肿势平坦,散漫不聚,边界不清,阳证见之,为邪甚毒势不聚;阴证见之,为气血不充。

  3.全身性

  疮疡溃后而见头面、手足虚浮,为脓出过多,病久气血大耗,脾阳不振所致。

  肿的外形,一般来说,凡病发在皮肤浅表、肌肉之间的,肿势高突而带掀红,发病较快,并有易脓、易溃、易敛的特点。若病发在筋骨、关节之间,肿势平坦而皮色不变,发病较缓,并有难脓、难溃、难敛的特点。

  (二)辨肿的成因

  1.火

  肿而色红,皮薄光泽,掀热疼痛。

  2.寒

  肿而不硬,皮色不泽,不红不热,常伴有酸痛。

  3.风

  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

  4.湿

  肿而皮肉重垂胀急,深则按之如烂棉不起,浅则水亮如水疱,搔破流黄水,浸淫皮肤。

  5.痰

  肿势或软如棉、馒,或硬如结核,不红不热。

  6.气

  肿势皮宽内软,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

  7.郁结

  肿势坚硬如石,或边缘有棱角,形如岩突,不红不热。

  8.瘀血

  肿而胀急,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消退。、

  (三)辨肿的部位和色泽

  由于发病部位的局部组织有疏松和致密的不同,肿的情况也有差异,如病发于手掌、足底等处,因病处组织较疏,肿势易于蔓延,其肿处每较他处为大而明显;手指部因组织致密,故局部肿势不甚,但其疼痛剧烈;大腿部由于肌肉丰厚,肿势虽甚,但外观不明显。一般浅表的疮肿以赤色为多;而病患在深部的,则以皮色不变者居多,乃至脓熟亦仅透红一点。如疗疮、有头疽等病,在未溃脓时,由红肿色鲜转向暗红而无光泽,由高肿转为平塌下陷,这是邪毒走黄或内陷之危象。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