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依据,卫人网整理如下:
1.小儿出生后不久即有溢乳,2~3周开始反复呕吐,吐出物不含胆汁。
2.上腹部可见胃型、胃蠕动波,多数在右上腹可触及枣样肿物。
3.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失水的婴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氯性碱中毒。
4.超声检查可显示幽门肿块的三项指标的诊断标准是幽门肌层厚度≥4mm,幽门管长度≥18mm,幽门管直径>15mm.
5.钡餐检查见胃扩大、蠕动强,钡剂到幽门蠕动消失或只少量钡剂通过幽门至十二指肠,胃排空迟缓,幽门管变窄而长。另可见胃扩张,胃蠕动增强,幽门口关闭呈“鸟喙状”,胃排空延迟等征象。
上一篇: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的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