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考试资料
自汗与盗汗的概念及源流(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发布时间:2011-11-28        作者:

  自汗与盗汗的概念及源流是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卫人网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自汗、盗汗的概念

 

  自汗、盗汗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2.自汗、盗汗的源流

 

  《内经》在出汗异常的病症方面,谈到了多汗、寝汗、灌汗、绝汗等。《金匮要略》首先记载盗汗名称,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概括,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景岳全书》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临证指南医案》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王清任《医林改错》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