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考试经验
中医医师技能考试血液的一般检查
发布时间:2012-07-04        作者:

检验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

RBC

男 (4.0-5.5)×1012/L
女 (3.5-5.0)×1012/L
新生儿(6-7)×1012/L

 RBC↑
1.相对性增加:脱水造成血液浓缩(呕吐、腹泻、烧伤)
2.绝对性增加:
(1)继发性: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民);病理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2)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RBC↓(贫血)
1.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原料不足(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脑贫血)
(2)造血功能障碍(再碍、白血病)
(3)慢性系统性疾病(感染、肿瘤、肾病)
2.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
3.失血。

Hb

男性 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00-190g/L

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同

白细胞计数

WBC

成人 (4-10)×109/L
儿童 (5-12)×109/L
新儿(15-20)×109/L

受中性粒细胞影响。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

杆状核1%-5%
分叶核50%-70%

增多:
1.感染。主要化脓性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阑尾炎)
2.严重组织损伤(手术、急性心肌梗死)
3.急性大出血、溶血等
4.中毒、类风湿、应用皮质激素。
减少:
1.感染。主要病毒感染(伤寒、麻疹、流感)
2.某些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
3.脾功能亢进(肝硬化)
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5.药物及理化因素作用(氯霉素、放射线)

 

嗜酸性粒细胞

0.5%-5.0%

增多:
1.**反应性疾病(哮喘、药物过敏反应、皮肤病)
2.寄生虫病。
3某些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减少:
伤寒、副伤寒、应急状态。

 

嗜碱性粒细胞

0%-1%

增多: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
减少: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

20%-40%

增多:
1.感染性疾病。主要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杆菌感染(百日咳、结核病)
2.某些血液病。
3.急性传染性病的恢复期。
减少:
应用皮质激素、放射病、免疫缺陷病。

 

单核细胞

3%-8%

1.生理性(婴幼儿)
2.某些感染(结核、疟疾、心内膜炎)
3.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

红细胞沉降率

ESR

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增块:
1.生理性(运动、月经期、妊娠、高龄)
2病理性
(1)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活动期)
2.损伤及环死、以肌梗死。
3.恶性肿瘤。
4.高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
5.贫血。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