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阴与亡阳,是疾病过程中两种危险证候,多在高热,大汗不止,剧烈吐泻,失血过多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情况下出现,常见于休克病人。亡阴亡阳虽属虚证范围,但因病情特殊且病势危笃,而又区别于一般虚证。
亡阴与亡阳的临床表现,除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但亡阴之汗,汗出热而粘,兼见肌肤热,手足温,口渴喜饮,脉细数疾而按之无力等阴竭而阳极的证候;亡阳之汗,大汗淋漓,汗凉不粘、兼见畏寒倦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阳脱而阴盛的证候。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由于阴阳是互根的,阴液耗竭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阳气衰竭则阴液无以化生而枯竭,所以亡阴与亡阳的临床表现,难于截然割裂,其间可迅速转化,相继出现,只是有先后主次的不同而已。
亡阴与亡阳的治疗都以扶正固脱为主。亡阴者,应益气敛阴、救阴生津,大补元气以生阴液而免致亡阳,常用方有生脉散;亡阳者,应益气固脱、回阳救逆,常用方有独参汤、参附汤等。
亡阴与亡阳的证治,参见下表。
汗 四肢 其它症状 舌 脉 治则 救阴生津 回阳救逆
亡阴
汗热、味咸而粘
尚温畏热
面色潮红、全身灼热、烦躁、昏迷、气促、渴喜冷饮
红绛而干
细数疾而按之无力或虚大
益气敛阴
亡阳
汗冷、味淡不粘
厥冷畏寒
面色淡色,全身发凉、淡漠、昏迷、气微、口不渴或喜热饮
淡白滑润
微细欲绝或浮而空
益气固脱
上一篇:脾的生理连属
下一篇:阴证与阳证的主要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