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病证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丹溪心法》提出“六郁”之说(越鞠丸)
血证的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治血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吐血“三要法”(行血补肝降气)
《景岳全书》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概括为“火盛”和“气虚”两个方面
《血证论》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
痰饮的病位:在三焦、肺、脾、肾,其中脾运失司首当其冲
痰饮的基本病机:三焦失通失宣,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蒸化,阳虚水液不运,水饮停积为患治疗原则:温阳化饮(“用温药和之”)
消渴的病位: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基本病机:阴虚燥热
消渴的本证(三多一少)与并发症(肺痨、白内障、雀目、耳聋、疮疖痈疽、中风偏瘫、水肿)治疗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自汗盗汗的辨证要点:辨阴阳虚实,虚证:自汗气虚不固;盗汗阴虚内热,实证: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
厥证的病位基本病机:气机逆乱、升降乖戾,阴阳不相顺接
虚劳辨证要点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肥胖的基本病机:阳气虚衰、痰湿偏盛,治疗原则:补虚泄实
上一篇:肢体经络病证的诊断及治疗
下一篇:肾系病证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