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病的概述及主要症候特征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痉病的概述
痉病系指由于筋脉失养所引起的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病。
本病源于《内经》。历代医家对痉病发病原因的认识,经历了从外感致痉到内伤亦可致痉的过程。《内经》对痉病的病因是以外邪立论为主,认为系风寒湿邪,侵犯人体,壅阻经络而成。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灵枢·经筋》也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灵枢·热病》说:“热而痉者死。”《金匮要略》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不仅以表实无汗和表虚有汗分为刚痉、柔痉,并提出了误治致痉的理论,即表证过汗、风病误下、疮家误汗以及产后血虚、汗出中风等,致使外邪侵袭,津液受伤,筋脉失养而引发本病。《金匮要略》有关伤津致痉的认识,不仅对《内经》理论有发挥,同时也为后世医家提出内伤致痉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景岳全书·痉证》说:“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如中风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产妇之有此者,必以去血过多,冲任竭也;疮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脓出,营气涸也。……凡此之类,总属阴虚之证。”而温病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更进一步丰富了痉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其热盛伤津,肝风内动,引发本病的论述,使痉病病因学说渐臻完备。如《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说:“木旺由于水亏,故得引火生风,反焚其木,以致痉厥。”同时,在外邪致痉中也补充了“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的认识。
在中医学里尚有“瘿疚”一证,瘿疚即抽搐。《张氏医通·瘼疚》说:“瘿者,筋脉拘急也,疚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温病条辨·痉病瘿疯总论》中又说:“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瘿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瘿也。”可见瘿疚既可为痉病症状之一,也可单独出现而为病。
此外,如因金疮破伤,创口不洁,感受风毒之邪,也可发痉,名为“破伤风”。因与一般痉病不尽相同,故在外科学中加以介绍。
证候特征
筋脉肌肉失濡而拘急挛缩是痉病共有的证候特征。临床多先卒口噤而发,重者角弓反张,有些仅限于某一脏一腑、一经一络出现一定范围的拘挛、强急。邪壅经络,以发热胸闷,龄齿,腹胀便秘为主;温热致痉以呕吐,自汗,口渴喜饮,两目上窜,昏厥,谵语,牙关紧急为主;阴血亏虚是以禀赋素虚或失血失液,病后而发,伴神疲,气短,自汗等症。
上一篇:中西医考点痉病的病机述要
下一篇:关格的转归预后及预防与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