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考试首页 >> 中西医结合助理 >> 考试资料
肺痈的主要症候及特征
发布时间:2012-02-10        作者: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内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肺痈是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肺痈的主要症候及特征是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历代医家创立了许多有效方剂,其中不少方药长期为临床所选用,如桔梗汤、千金苇茎汤等。《金匮要略》首次提出肺痈病名,并列专篇进行论述,《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曰:“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指出成脓者治以排脓,未成脓者治以泻肺,分别制订了相应的方药,还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汉以后,对肺痈的认识有所发展。隋《诸病源候论·肺痈候》说:严肺痈者……寒乘虚伤肺,塞搏于血,蕴结成痈,热又加之,积热不散,血败为脓。”认为风寒化热亦可为痈,并强调正虚是发病的重要内因。唐《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肺排脓,活血消痈,此为后世治疗本病的要方。迄至明清,对本病的认识更趋深入、全面。明《医学纲目·卷十九》有“肺痈者,由食啖辛热炙爝,或酣饮热酒,燥热伤肺”的记载,认为饮食不节为本病的病因之一。李梃《医学入门·卷六》有验痰之法,如“咳唾脓血腥臭,置之水中则沉”为肺痈,对本病诊断颇有帮助。清代医家,亦多有阐发。《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认为病由“五脏蕴祟之火,与胃中停蓄之热,上乘于肺”,认识到他脏及肺的发病机理。治疗上主张以“清肺热,救肺气”为要着。《科正宗·肺痈论》根据病机演变及证候表现,提出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等治疗原则。 肺痈主要见于西医学的肺脓肿。其他如化脓性肺炎、肺坏疽以及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等伴化脓性感染者出现肺痈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热毒瘀结,血败肉腐成痈所引起的肺痈症状,如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至脓血相兼等,是肺痈的证候特征。本病发病多急,常突然出现恶寒或寒战,高热,午后热甚,咳嗽胸痛,咯吐粘浊痰,经过旬日左右,痰量增多,咯痰如脓,有腥臭味,或脓血相兼,甚则咯血量多,随着脓血的大量排出,身热下降,症状减轻,病情有所好转,经数周逐渐恢复。如脓毒不净,持续咳嗽;咯吐脓血臭痰,低烧,出汗,形体消瘦者,则可转入慢性。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数实。恢复阶段,多见气阴两虚,故舌质红或淡红,脉细或细数无力为多见。
相关文章

人卫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