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病理学技术初级师考试大纲——专业知识(专业代码208)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 一、病理解剖技术 | 1.病理解剖的意义 | 掌握 | |
| 2.病理解剖室的设备 | (1)解剖室的设计要求 | 掌握 | |
| 和仪器 | (2)解剖台的设计 | 掌握 | |
| (3)常用解剖的器械 | 熟练掌握 | ||
| 3.清洁、消毒和个人 | (1)解剖室的清洁和消毒 | 熟练掌握 | |
| 防护 | (2)解剖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 熟练掌握 | |
| (3)个人防护 | 熟练掌握 | ||
| 二、组织的固定 | 1.固定的意义 | 固定的定义和意义 | 掌握 |
| 2.固定的作用 | (1)保持细胞形态 | 掌握 | |
| (2)保存细胞内成分 | 掌握 | ||
| (3)便于染色 | 掌握 | ||
| (4)有利于切片 | 掌握 | ||
| (5)固定剂的不良影响 | 掌握 | ||
| 3.固定剂的选择 | (1)细胞内物质成分与固定剂的关系 | 掌握 | |
| (2)固定液的量和容器 | 掌握 | ||
| (3)固定液的穿透性 | 掌握 | ||
| (4)固定时间 | 掌握 | ||
| (5)固定强度 | 掌握 | ||
| (6)特殊固定 | 掌握 | ||
| 三、固定剂种类 | 1.单纯固定液 | (1)甲醛和福尔马林色素 | 熟练掌握 |
| (2)重铬酸钾 | 熟练掌握 | ||
| (3)苦味酸 | 熟练掌握 | ||
| (4)升汞 | 熟练掌握 | ||
| (5)醋酸 | 掌握 | ||
| (6)铬酸 | 掌握 | ||
| (7)锇酸 | 熟练掌握 | ||
| (8)丙酮 | 熟练掌握 | ||
| (9)三氯醋酸 | 掌握 | ||
| (10)乙醇 | 熟练掌握 | ||
| 2.混合固定液 | (1)B-5固定液 | 掌握 | |
| (2)Bouin氏固定液 | 熟练掌握 | ||
| (3)Carnoy氏液 | 熟练掌握 | ||
| (4)Miiller氏液 | 掌握 | ||
| (5)Orth氏液 | 掌握 | ||
| (6)PFG液 | 掌握 | ||
| (7)PLP液和PLPD液 | 掌握 | ||
| (8)Rosman液 | 掌握 | ||
| (9)Zenker液 | 熟练掌握 | ||
| (10)4%多聚甲醛-0.1mol/LPB | 熟练掌握 | ||
| (11)4%多聚甲醛-磷酸二钠/氢氯化钠 | 熟练掌握 | ||
| 液 | |||
| (12)甲醛-钙液 | 掌握 | ||
| (13)乙醇-甲醛液 | 熟练掌握 | ||
| (14)乙醚-酒精液 | 熟练掌握 | ||
| (15)中性缓冲甲醛液 | 熟练掌握 | ||
| (16)中性甲醛液 | 熟练掌握 | ||
| 四、组织的脱水和脱水剂 | (1)脱水 | 熟练掌握 | |
| (2)脱水剂 | 熟练掌握 | ||
| (3)酒精 | 熟练掌握 | ||
| (4)丙酮 | 熟练掌握 | ||
| (5)异丙醇 | 掌握 | ||
| (6)正丁醇 | 熟练掌握 | ||
| (7)环氧已烷 | 掌握 | ||
| (8)四氯呋喃 | 掌握 | ||
| (9)环已酮 | 掌握 | ||
| (10)松酯醇 | 掌握 | ||
| 五、组织的透明和透明剂 | (1)透明和透明剂 | 熟练掌握 | |
| (2)二甲苯 | 熟练掌握 | ||
| (3)氯仿 | 熟练掌握 | ||
| (4)香柏油 | 掌握 | ||
| (5)松油醇 | 掌握 | ||
| (6)丁香油 | 掌握 | ||
| (7)冬清油 | 掌握 | ||
| 六、骨和含钙组织的脱钙 | (1)什么组织需要脱钙 | 掌握 | |
| (2)脱钙液种类 | 掌握 | ||
| 七、组织的包埋 | 1.包埋的作用 | (1)意义 | 掌握 |
| (2)目的 | |||
| 八、组织切片法 | 1.石蜡切片法 | (1)原理 | 熟练掌握 |
| (2)一般切片厚度 | 熟练掌握 | ||
| (3)常用切片机和切片刀 | 掌握 | ||
| (4)切片刀放置倾角 | 掌握 | ||
| (5)切片注意事项 | 掌握 | ||
| (6)适用范围 | 掌握 | ||
| 2.冰冻切片法 | (1)原理 | 掌握 | |
| (2)应用 | 掌握 | ||
| (3)种类 | 掌握 | ||
| (4)OCT的作用 | 掌握 | ||
| 3.火棉胶切片法 | (1)应用 | 掌握 | |
| (2)切片机 | 掌握 | ||
| (3)注意事项 | 掌握 | ||
| 4.大组织石蜡切片法 | 应用 | 掌握 | |
| 5.振动切片法 | 应用 | 掌握 | |
| 6.塑料切片法 | 应用 | 掌握 | |
| 7.超薄切片法 | 应用 | 了解 | |
| 九、染色的原理与染料 | 1.生物染料 | (1)发色团 | 了解 |
| (2)助色团 | 了解 | ||
| 2.染料的分类 | (1)天然染料 | 了解 | |
| (2)合成染料 | 了解 | ||
| (3)酸性染料 | 了解 | ||
| (4)碱性染料 | 了解 | ||
| 3.染料作用原理 | (1)物理作用 | 了解 | |
| (2)化学作用 | 了解 | ||
| 4.细胞染色的一般原 | (1)蛋白质的染色原理 | 掌握 | |
| 理 | (2)核酸的染色原理 | 掌握 | |
| 5.细胞质的染色原理 | (1)胞浆的主要成分 | 掌握 | |
| (2)胞浆电荷与染料着色 | 掌握 | ||
| 6.细胞膜的染色原理 | (1)成分 | 掌握 | |
| (2)带电荷与染料染色 | 掌握 | ||
| 7.HE染色的原理 | (1)细胞核染色的原理 | 熟练掌握 | |
| (2)细胞质染色的原理 | 熟练掌握 | ||
| (3)HE染色中二甲苯、乙醇和水洗的作用 | |||
| (4)HE染色中分化与蓝化的作用 | 熟练掌握 | ||
| 熟练掌握 | |||
| 8.石蜡切片和HE染色 | 熟练掌握 | ||
| 的质量标准 | |||
| 十、常用的特殊染色技术 | 1.结缔组织复合染色 | (1)应用 | 掌握 |
| 法 | (2)Mallory三色法结果 | 掌握 | |
| (3)Masson三色法结果 | 掌握 | ||
| (4)显示胶原、网状和弹力纤维三联染色法结果 | |||
| 掌握 | |||
| 2.胶原纤维染色法 | (1)应用 | 掌握 | |
| (2)VanGieson法的缺点 | 熟练掌握 | ||
| (3)丽春红S染色的结果 | 熟练掌握 | ||
| (4)天狼星红的染色结果 | 掌握 | ||
| (5)天狼星红染色在偏光显微镜下的结果 | |||
| 掌握 | |||
| 3.网状纤维染色法 | (1)应用 | 掌握 | |
| (2)银染色的原理 | 掌握 | ||
| (3)Gomori银染色法结果 | 掌握 | ||
| (4)James银染色的原理和结果 | 掌握 | ||
| 4.弹力纤维染色法 | (1)应用 | 掌握 | |
| (2)维多利亚兰和丽春红S染色的结果 | 熟练掌握 | ||
| 5.肌肉染色法 | (1)应用 | 掌握 | |
| (2)Mallory氏PTAH法结果 | 掌握 | ||
| (3)早期心肌病变组织染色Nagar-Olsen染色法结果,Poley染色法结果 | |||
| 掌握 | |||
| 6.糖类染色法 | (1)分类 | 掌握 | |
| (2)糖原染色的应用 | 掌握 | ||
| (3)PAS染色法的原理和结果 | 掌握 | ||
| 7.粘多糖染色法 | (1)应用 | 掌握 | |
| (2)Alcianblue染色和结果 | 掌握 | ||
| (3)中性粘多糖的PAS染色结果 | 掌握 | ||
| (4)Mowry染色结果 | 掌握 | ||
| 8.色素类染色 | (1)色素的种类 | 掌握 | |
| (2)黑色素染色的应用 | 掌握 | ||
| (3)MassonFontana法黑色素染色结果 | 掌握 | ||
| (4)Lillie染色法黑色素结果 | 掌握 | ||
| (5)含铁血黄素染色的应用 | 熟练掌握 | ||
| (6)含铁血黄染色有哪几种证明方法和原理 | |||
| (7)脂褐素染色的应用 | 熟练掌握 | ||
| 掌握 | |||
| 9.纤维素染色 | (1)纤维素的形成和性质 | 掌握 | |
| (2)应用 | 掌握 | ||
| (3)Lendrum等MSB染色法结果 | 掌握 | ||
| (4)Gram甲紫染色法结果 | 掌握 | ||
| 10.淀粉样物质染色 | (1)性质 | 掌握 | |
| (2)应用 | 掌握 | ||
| (3)刚果红染色的结果 | 熟练掌握 | ||
| (4)Jurgens甲紫染色结果 | 熟练掌握 | ||
| 11.真菌染色 | (1)真菌 | 掌握 | |
| (2)真菌常见种类 | 掌握 | ||
| (3)应用 | 掌握 | ||
| (4)Grocott六胺银染色的原理和结果 | 掌握 | ||
| (5)高碘酸复红染色的原理和结果 | 掌握 | ||
| 12.细菌染色 | (1)细菌 | 掌握 | |
| (2)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结果 | 掌握 | ||
| (3)胃幽门螺杆菌染色的应用 | 掌握 | ||
| (4)抗酸杆菌染色的原理和结果 | 掌握 | ||
| (5)Ziel-Neelsen方法染色结果和区分结核杆菌与麻风杆菌以及诊断意义 | |||
| (6)淋球菌染色的应用 | 掌握 | ||
| 掌握 | |||
| 13.螺旋体染色 | (1)螺旋体的性质和形态 | 掌握 | |
| (2)常用的螺旋体染色方法结果和应用 | |||
| (3)梅毒螺旋体染色应用 | 掌握 | ||
| (4)钓端螺旋体染色应用 | |||
| 掌握 | |||
| 掌握 | |||
| 14.病毒包涵体染色 | (1)病毒包涵体的性质和形态 | 掌握 | |
| (2)应用 | 掌握 | ||
| (3)染色方法的结果 | 熟练掌握 | ||
| 15.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 (1)应用 | 掌握 | |
| 抗原染色 | (2)Shikata染色法结果 | 掌握 | |
| (3)Macchiavello染色法结果 | 掌握 | ||
| (4)维多利亚蓝染色结果 | 掌握 | ||
| 16.神经组织染色 | (1)髓鞘染色的应用 | 掌握 | |
| (2)Wergert-Pal染色法的结果 | 掌握 | ||
| (3)Weil染色法的结果 | 掌握 | ||
| (4)Kullshitsky髓鞘染色结果 | 掌握 | ||
| (5)LuxolFastblue髓鞘染色结果 | 掌握 | ||
| (6)变色酸2R-亮绿髓鞘染色法结果 | 掌握 | ||
| (7)Marchi退变髓鞘染色结果 | 掌握 | ||
| (8)锇酸-a-萘胺染髓鞘的结果 | 掌握 | ||
| (9)Holmes神经纤维的染色结果 | 掌握 | ||
| (10)Bielschowsky神经纤维染色结果 | 掌握 | ||
| (11)VonBraunmubl神经染色的结果 | 掌握 | ||
| (12)Eager退变神经纤维染色的结果 | 掌握 | ||
| (13)神经细胞尼氏小体染色的应用和结果 | 掌握 | ||
| (14)星形细胞染色的结果和应用 | |||
| (15)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染色结果和应用 | 掌握 | ||
| 掌握 | |||
| 17.神经内分泌细胞染 | (1)亲银反应 | 掌握 | |
| 色 | (2)LillieMasson二胺银反应法结果 | 掌握 | |
| (3)Gomori-Burtner六胺银法结果 | 掌握 | ||
| (4)嗜银反应 | 掌握 | ||
| (5)DeGrandi改良反应法的结果 | 掌握 | ||
| (6)碱性重氮反应法结果 | 掌握 | ||
| 18.嗜铬细胞染色 | (1)Geimsa改良染色法结果 | 掌握 | |
| (2)Wiesel染色法结果 | 掌握 | ||
| 十一、显微镜及摄影技术 | 1.显微镜光学原理 | (1)折射与折射率 | 了解 |
| (2)透镜的性能 | 了解 | ||
| (3)影响成像的因素 | 了解 | ||
| 2.显微镜的重要技术 | (1)数值孔径 | 了解 | |
| 参数 | (2)分辨率 | 了解 | |
| (3)放大率 | 了解 | ||
| (4)焦深 | 了解 | ||
| (5)视场直经 | 了解 | ||
| (6)覆盖差 | 了解 | ||
| (7)工作距离 | 了解 | ||
| 3.显微镜的光学附件 | (1)物镜及种类 | 了解 | |
| (2)目镜 | 了解 | ||
| (3)聚光镜 | 了解 | ||
| 4.显微镜的照明装置 | (1)透射式照明 | 了解 | |
| (2)落射式照明 | 了解 | ||
| 5.显微镜的光轴调节 | (1)光源灯丝调节 | 了解 | |
| (2)聚光镜的中心调节 | 了解 | ||
| 6.显微镜的种类 | (1)明视野显微镜应用 | 了解 | |
| (2)暗视野显微镜应用 | 了解 | ||
| (3)相差显微镜应用 | 了解 | ||
| (4)微分干涉显微镜应用 | 了解 | ||
| (5)荧光显微镜应用 | 了解 | ||
| (6)偏光显微镜应用 | 了解 | ||
| (7)倒置显微镜应用 | 了解 | ||
| (8)体视显微镜应用 | 了解 | ||
| (9)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应用 | 了解 | ||
| 十二、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 1.主要方法的原理 | (1)金属沉淀反应法 | 掌握 |
| (2)偶联偶氮法 | 掌握 | ||
| (3)色素形成法 | 掌握 | ||
| 2.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 (1)温度 | 掌握 | |
| 因素 | (2)pH值 | 掌握 | |
| (3)激活剂和抑制剂 | 掌握 | ||
| 1.概述 | (1)概念 | 掌握 | |
| 十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 (2)优点 | 掌握 | |
| (3)发展简史 | 掌握 | ||
| 2.抗体的标记 | 掌握 | ||
| 3.免疫酶组织化学主 | (1)基本原理 | 掌握 | |
| 要染色方法的原理 | (2)直接法原理 | 掌握 | |
| (3)间接法(夹心法)原理 | 掌握 | ||
| (4)PAP法原理 | 掌握 | ||
| (5)ABC法原理 | 掌握 | ||
| (6)SP法原理 | 掌握 | ||
| (7)Envision法原理 | 掌握 | ||
| (8)EPOS法原理 | 掌握 | ||
| (9)APAAP法原理 | 掌握 | ||
| (10)双重和多重法原理 | 掌握 | ||
| 4.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 (1)Specilicity | 掌握 | |
| 的选择原则(五S原则) | (2)Sensitivity | 掌握 | |
| (3)Simplicity | 掌握 | ||
| (4)Safely | 掌握 | ||
| (5)Saveoftimeandmoney | 掌握 | ||
| 5.免疫染色的对照实 | (1)阳性对照 | 掌握 | |
| 验 | (2)阴性对照 | 掌握 | |
| (3)自身对照 | 掌握 | ||
| 6.增强特异性染色方 | (1)抗原修复 | 掌握 | |
| 法的原理 | (2)合适的抗体稀释度 | 掌握 | |
| (3)多层染色法 | 掌握 | ||
| (4)CAS方法 | 掌握 | ||
| (5)显色反应的控制 | 掌握 | ||
| 7.减少或消除非特异 | (1)非特性染色的产生主要原因 | 掌握 | |
| 性染色 | (2)怎样识别非特性染色 | 掌握 | |
| 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1)阳性细胞的染色特征 | 掌握 | |
| 结果的判断 | (2)染色失败的几种原因 | 掌握 | |
| 9.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 (1)荧光抗体染色的直接法原理和对 | 熟练掌握 | |
| 染色方法的原理 | 照实验 | ||
| (2)间接法原理和对照实验双层法、夹心法 | 熟练掌握 | ||
| (3)补体法原理和对照实验 | |||
| (4)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 | 了解 | ||
| (5)注意事项 | 了解 | ||
| 了解 | |||
| 10.免疫酶细胞化学技 | (1)组织固定 | 了解 | |
| 术原理 | (2)酶标记抗体所用酶的种类及特点 | 掌握 | |
| (3)免疫酶染色的对照实验 | 掌握 | ||
| (4)免疫酶染色的假阳性及其处理 | 掌握 | ||
| 11.生物素—抗生物素 | (1)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的基本原 | ||
|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 理:SP法、SABC法、ABC法、BRAB法 | 掌握 | |
| 、LAB法 | |||
| (2)其他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法、快速ABC法、二步ABC法、PAP-ABC | |||
| (3)内源性生物素活性及消除 | 掌握 | ||
| 掌握 | |||
| (1)SPA的性质 | 掌握 | ||
| 12.葡萄球菌A蛋白 | (2)SPA的应用 | 掌握 | |
| (SPA)在免疫细胞化学中的应用 | (3)SPA-HRP用于间接法染色 | 掌握 | |
| (4)SPA用于PAP法 | 掌握 | ||
| 13.凝集素 | (1)概念 | 掌握 | |
| (2)特性 | 掌握 | ||
| (3)应用 | 掌握 | ||
| (4)在免疫细胞化学中的应用 | 掌握 | ||
| 十四、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 1.基本原理 | (1)标记核酸探针 | 掌握 |
| (2)核酸碱基配对原则 | 掌握 | ||
| (3)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 掌握 | ||
| (4)原位核酸分子杂交 | 掌握 | ||
| (5)原位检测杂交信号 | 掌握 | ||
| 十五、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 1.上皮源性肿瘤标志 | (1)广谱上皮细胞标志 | 掌握 |
| (2)选择性上皮肿瘤标志 | 掌握 | ||
| 2.间叶源性肿瘤标志 | (1)广谱间叶肿瘤标志 | 了解 | |
| (2)肌源性肿瘤标志 | 了解 | ||
| (3)纤维组织细胞肿瘤标志 | 了解 | ||
| (4)血管源性肿瘤标志 | 了解 | ||
| (5)间皮细胞肿瘤标志 | 了解 | ||
| (6)基底膜标志 | 了解 | ||
| 3.神经源性肿瘤标志 | (1)胶质细胞肿瘤标志 | 掌握 | |
| (2)神经元肿瘤标志 | 掌握 | ||
| (3)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标志 | 掌握 | ||
| 4.淋巴造血肿瘤标志 | (1)B淋巴细胞标志 | 掌握 | |
| (2)T淋巴细胞标志 | 掌握 | ||
| 5.肿瘤免疫组化鉴别 | (1)小圆细胞肿瘤 | 了解 | |
| 诊断 | (2)梭形细胞肿瘤 | 了解 | |
| (3)上皮样肿瘤 | 了解 | ||
| (4)多形性肿瘤 | 了解 | ||
| (5)腺泡状肿瘤 | 了解 | ||
| (6)转移性肿瘤 | 了解 | ||
| 十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 1.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1)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 掌握 |
| (2)非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 掌握 | ||
| 2.传染性疾病诊断中 | (1)确立诊断 | 了解 | |
| 的应用 | (2)流行病学研究 | 了解 | |
| 3.遗传性疾病诊断中 | (1)携带检查 | 了解 | |
| 的应用 | (2)出生前诊断 | 了解 | |
| (3)直接诊断 | 了解 | ||
| 4.一致性确定中的应 | (1)器官移植 | 了解 | |
| 用 | (2)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 | 了解 | |
| 十七、计算机图象分析的应用 | 1.基本概念 | 掌握 | |
| 2.计算机图象分析系 | 掌握 | ||
| 统 | |||
| 3.DNA倍体的计算机 | (1)DNA倍体分析的基本概念 | 掌握 | |
| 图象分析原理 | (2)DNA倍体分析原理 | 掌握 | |
| (3)DNA倍体分析的标准与判断 | 掌握 | ||
| (1)在肿瘤发生发展方面 | 了解 | ||
| 4.计算机图象分析在 | (2)在肿瘤病理诊断、分类、分型方 | 了解 | |
| 肿瘤病理学中的应用 | 面 | ||
| (3)在肿瘤预后判断方面 | 了解 | ||
| (4)在肿瘤转移和复发方面 | 了解 | ||
| (5)在肿瘤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研究方面 | |||
| 了解 | |||
| 5.应用中应注意的问 | 掌握 | ||
| 题 | |||
| 十八、病理档案信息资料管理 | 1.病理信息计算机管 | 掌握 | |
| 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
| 2.病理档案资料分类 | (1)常规类资料 | ||
| ①外科检验资料 | 掌握 | ||
| ②尸检资料 | 掌握 | ||
| ③细胞学资料 | 掌握 | ||
| ④快速检验资料 | 掌握 | ||
| ⑤动物实验资料 | 掌握 | ||
| (2)交流类资料 | |||
| ①各类读片资料(地区性省、市、地区) | |||
| ②专科读片资料 | 掌握 | ||
| ③专家疑难病病例讨论 | |||
| ④院外会诊资料 | 掌握 | ||
| (3)科研类资料 | 掌握 | ||
| (4)教学类资料 | 掌握 | ||
| (5)文书类资料 | 掌握 | ||
| (6)音像类资料 | 掌握 | ||
| (7)仪器及试剂档案 | 掌握 | ||
| 掌握 | |||
| 掌握 | |||
| 3.病理档案资料管理 | (1)手工管理 | 掌握 | |
| 的现状 | (2)计算机单机管理 | 掌握 | |
| (3)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 掌握 | ||
| 4.病理信息计算机管 | (1)信息录入与修改 | 掌握 | |
| 理系统的基本要求 | (2)查询与检索 | 掌握 | |
| (3)分类统计 | 掌握 | ||
| (4)当日处理 | 掌握 | ||
| (5)修改系统参数 | 掌握 | ||
| (6)资料备份及输出 | 掌握 | ||
| 5.病理信息计算机管 | (1)安全性 | 了解 | |
| 理目前存在问题及对策 | (2)管理系统升级问题卫人网整理 | 了解 | |
| (3)网络化及资源共享卫人网整理 | 了解 | ||
| (4)疾病名称卫人网整理 | 了解 | ||
| (5)国内病理信息管理软件开发的现状 | |||
| 了解 | |||
| 6.远程病理 | (1)主要内容 | ||
| ①远程诊断 | 了解 | ||
| ②图象数据库 | 了解 | ||
| ③远程病理再教育 | 了解 | ||
| ④远程病理质量评价 | 了解 | ||
| (2)病理图象数据库 | 了解 | ||
| (3)远程病理再教育 | 了解 | ||
| (4)远程病理质量评价 | 了解 | ||
| (5)远程病理的形式 | |||
| ①动态图象 | 了解 | ||
| ②静态图象 | 了解 | ||
| 十九、细胞凋亡检测技术 | 1.原理 | 了解 | |
| 2.形态学改变 | 了解 | ||
| 3.生化学改变 | 了解 | ||
| 4.应用 | 了解 | ||
| 二十、病理实验室基本设施 | 实验室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设施 | 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