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治疗原则与护理诊断是主管护师考试的重要考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消化性溃疡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消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愈合,预防复发。
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宜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原则是强调进餐要定时,避免辛辣、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服用非甾体类药物者,应立即停用,以消除病因。
(二)药物治疗
1.降低胃酸的药物
(1)制酸药: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等。
(2)H2受体拮抗剂:使壁细胞胃酸分泌减少,常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质子泵抑制剂(H+—K+—ATP酶抑制剂):具有强有力的抑酸作用,有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素拉唑(达克普隆)、潘托拉唑;能使溃疡愈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
2.加强胃黏膜保护作用的药物
(1)铋剂:胶体次枸橼酸铋(CBS)能与溃疡面渗出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保护膜,并可杀灭幽门螺杆菌。此药可使大便变黑,铋有积蓄作用,不能长期服用,防止中毒。
(2)硫糖铝:作用与CBS相同,能引起便秘,肾衰者不宜服用。
(3)前列腺素E:具有保护胃壁细胞、预防或减少溃疡复发的作用。
3.根除Hp药物 临床上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用胶体铋剂或质子泵阻滞剂与阿莫西林二联合用,或再加用甲硝唑三联合用,疗程7天。
消化性溃疡护理诊断
(一)疼痛
上腹痛,与消化道黏膜溃疡有关。
(二)营养不良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疼痛导致摄人量减少、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三)知识缺乏
缺乏溃疡病防治的知识。
(四)焦虑
与疼痛症状反复出现、病程迁延不愈有关。
(五)潜在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
上一篇:消化性溃疡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
下一篇: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