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可分为传统(又称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两大类。
传统(又称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吩噻嗪类 如氯丙嗪、奋乃静等。
(2)丁酰苯类 如氟哌啶醇。(3)苯甲酰胺类 如舒必利。
(4)硫杂蒽类 如氯普噻吨、氟哌噻吨、氯哌噻吨。该类药物的特点为多数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和抗M 胆碱的作用。对控制兴奋、躁动、消除幻觉、妄想有效;但大多数药物对于抑郁、情感淡漠、行为退缩等效果欠佳。
抗精神病药物种类繁多,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却类似:①镇静和安定作用;②镇吐作用;③降低体温的作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精神症状的机制不明,大量研究表明最大可能系作用于中枢神经递质,尤其与阻滞边缘系统多巴胺D2受体有关。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禁忌证为严重的心血管病、肾脏病、急性肝炎、肝功能不全、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高热、血液病和药物过敏。老人、儿童、孕妇慎用。
抗精神病药物控制急性发病、兴奋躁动宜选用氯丙嗪、氟哌啶醇;慢性期、起病缓慢、以阴性症状为主的宜用三氟拉嗪;伴有情绪抑郁的宜选用舒必利。在治疗过程中当一种药物无效更换另一种药物时,应注意是否用了足够的剂量维持了充分的时间,剂量不足和过早的换药是治疗过程中最易发生的错误,通常认为足量药物维持4~6周后,无效才考虑更换药物。药物需要每天应用,一般需要分1~3 次给药,合理用药要根据病情和个体特点而定。精神分裂症治疗应全病程治疗,急性期治疗至少4~6周;巩固期治疗至少3~6个月,一般维持有效治疗量不减;维持期治疗视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一般首次发作患者不少于2~5年,对有多次复发患者建议长期维持治疗。
具体用药原则为:在治疗开始时以小剂量给药,以后逐渐增加剂量。氯丙嗪的常用治疗剂量为300~600mg/d,奋乃静的常用治疗剂量为20~60mg/d,氟哌啶醇常用治疗剂量为8~ 40mg/d,舒必利常用治疗剂量为300~1200mg/d.待病情痊愈或明显缓解后进入巩固期治疗3~6月以后可缓慢减量,维持剂量大约为治疗剂量的1/4~2/3;对老年、儿童患者治疗剂量和维持剂量宜偏小。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副作用为锥体外系副作用,具体表现为:①震颤麻痹综合征;②静坐不能;③急性肌张力障碍;④晚发的锥体外系副作用还有迟发性运动障碍。
以上前三种锥体外系副作用可用苯海索(安坦)、地西泮、普萘洛尔(心得安)对症治疗。对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处理主要是进行预防,尽可能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是预防的关键。此外,在某些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特别是在联合用药的情况下,可出现恶性综合征。恶性综合征表现为持续高热、肌张力明显增高、意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粒细胞增多和血清肌酸激酶增多。恶性综合征较为少见,但死亡率较高,应特别注意早期发现并采取立即停药、补液、维持酸碱和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措施加以处理。非典型(又称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所谓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是指相对以上所说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而言,该类药物除能够拮抗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D2受体外,还同时具有拮抗中枢5-羟色胺2(5-HT2)受体的作用。因此该类药物的主要特点是既能够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又能够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此外该类药物中绝大多数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少,特别是所产生的锥体外系副作用、过度的镇静作用等均明显轻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因此增加了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对于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减少再入院率有重要帮助。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包括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药。利培酮的使用方法为:由1~2mg/d开始,一般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剂量为2~8mg/d.症状缓解以后的维持治疗方法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同。利培酮的副作用一般较小,但有的患者仍可以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最突出的锥体外系副作用为静坐不能。因此在使用利培酮时,对有的患者也可合用苯海索、异丙嗪等药物加以对抗。此外该药在少数患者还可出现月经紊乱、体重增加、困倦等情况。
奥氮平的起始剂量一般为5~10mg/d,一般治疗剂量为10~20mg/d.精神症状缓解后的维持治疗方法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同。其副作用主要为少数患者出现外周抗胆碱副作用、嗜睡、体重增加以及一过性的肝酶活性增高等。在使用时应加以注意。氯氮平的起始剂量一般为25~50mg/d,此后逐步加量,一般治疗量为300~600mg/d.常见副作用为明显的抗胆碱副作用,流涎、嗜睡较为明显,特别应注意的是该药易引起粒细胞的缺乏,故应定期查血象。
除药物治疗外,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还包括电休克治疗、心理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相关习题:
患者男,21岁,学生。近一年来听课发愣,有时自语自笑,动作迟缓,近5天来终日卧床,不吃饭、不知上厕所。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卧床不动不语,针刺其身体无反应,肌张力增高;令其张嘴,反将嘴紧闭,将患者肢体摆放为不舒服姿势可以保持很久不变,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1. 该患者不具备的症状是
A. 情感淡漠B. 情绪低落
C. 蜡样屈曲D. 违拗
E. 木僵2. 该患者的诊断是
A. 脑炎B. 抑郁症
C. 癔症D. 精神分裂症
E. 精神发育迟滞3.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 抗生素治疗B. 抗抑郁治疗
C. 抗焦虑治疗D. 抗躁狂治疗
E. 抗精神病治疗「解析」 答案:1.B 2.D 3.E
患者情感方面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无相应的情感反应,属于情感淡漠;令其张嘴,反将嘴紧闭属于违拗,指患者对外界的任何指令均坚决地拒绝执行,甚至采取相反的行动来加以对抗的情况;将患者肢体摆放为不舒服姿势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属于蜡样屈曲;患者卧床不动不语,针刺其身体无反应,肌张力增高为木僵状态;患者不具备悲观等情绪低落症状。患者症状表现符合紧张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治疗上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