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炎性疾病。它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广泛的小血管炎症出现,使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引起的出血,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可伴有皮疹。
治疗1. 去除致病因素 包括感染、避免摄入可能致敏的食物或药物。
2. 一般治疗 可给予抗组胺类药物,如异丙嗪、扑尔敏等;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用维生素C、路丁等;腹痛等可用解痉剂。3. 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血管炎和组织水肿,改善腹痛及关节症状。
4. 免疫抑制剂 对上述治疗无效或有严重肾病者可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或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相关习题:
女性,40岁,双下肢紫癜伴血尿3天,无发热及腹痛、黑便,1周前出现咽痛,体检:双下肢可见大小不等、对称分布的深红色紫癜,按之不褪色,血小板计数150×109/L,尿常规检查示RBC(++),蛋白(++),凝血时间7分钟,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骨髓象正常。1.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 过敏性紫癜
C. 单纯性紫癜D. 肾小球肾炎
E.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2. 为明确诊断还可进行以下检查,除外
A.PT B. 大便常规+潜血C.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D.APTT E. 颅脑CT3. 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
A. 输注丙种球蛋白B. 输注血小板悬液
C. 泼尼松+异丙嗪D. 脾切除
E. 抗纤溶药物4. 初步判断该患者属于的类型是
A. 单纯皮肤型B. 腹型(Henoch型)
C. 关节型(Sch.nlein型)D. 肾型
E. 混合型5. 应用泼尼松30mg/d治疗6个月,治疗效果不佳,以下处理不 适当的是
A. 硫唑嘌呤 B. 环孢素C. 环磷酰胺 D. 长春新碱 E. 加大激素用量「解析」 答案:1.B 2.E 3.C 4.D 5.E
1. 患者双下肢紫癜伴血尿3天,无发热及腹痛、黑便,1周前出现咽痛,体检:双下肢可见大小不等、对称分布的深红色紫癜,按之不褪色,血小板计数150×109/L,尿常规检查示RBC(++),蛋白(++),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骨髓象正常。根据病史、体征诊断为过敏性紫癜。2.PT、大便常规+潜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APTT都是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内容,只有颅脑CT不是,故选E.
3. 一般治疗可给以抗组胺类药物,如异丙嗪、扑尔敏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血管炎和组织水肿。故选泼尼松+异丙嗪,为最合适的治疗方法。4. 患者尿常规检查示RBC(++),蛋白(++),考虑有肾脏损害,初步判断该患者属于肾型。
5. 对一般治疗、激素治疗无效或有严重肾病者可与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或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故加大激素用量处理不适当。
上一篇:血液系统:输血不良反应
下一篇:血液系统:缺铁性贫血症状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