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意外妊娠、优生或疾病等原因,采用手术方法终止妊娠,包括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
药物流产药物流产是用药物而非手术终止早孕的一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药物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完全流产率90%以上。米非司酮有抗孕激素及抗糖皮质激素作用;米索前列醇有子宫兴奋和宫颈软化作用。
1)适应证 ①妊娠<49日,本人自愿、年龄<40岁的健康妇女。②尿hCG 阳性,B型超声确诊为宫内妊娠。③为人工流产高危因素,如瘢痕子宫、哺乳期、宫颈发育不良或严重骨盆畸形。④多次人工流产史,对手术流产恐惧和顾虑。2)禁忌证 ①有米非司酮禁忌证,如肾上腺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妊娠期皮肤瘙痒史、血液病、血管栓塞等病史。②有前列腺素药物禁忌证,如心血管疾病、青光眼、哮喘、癫痫、结肠炎等。③其他:过敏体质、带器妊娠、宫外孕、妊娠剧吐、长期服用抗结核、抗癫痫、抗抑郁、抗前列腺素药等。
服药后应严密观察,除了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外,出血时间长、出血多是药物流产的主要副反应,用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极少数可大量出血而需急诊刮宫终止妊娠,药物流产必须在有正规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流产
1)适应证 妊娠10周内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患有某种严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2)禁忌证 生殖道炎症,各种疾病的急性期;全身情况不良,不能耐受手术;术前两次体温在37.5℃以上。
3)种类 ①负压吸引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妊娠物从宫腔内吸出。适用于妊娠10周内;②钳刮术:通过机械或药物方法使宫颈松软,然后用卵圆钳钳夹胎儿及胎盘。适用于妊娠10~14周。4)并发症 近期并发症有出血、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漏吸或空吸、吸宫不全、感染、羊水栓塞等。远期并发症有宫颈粘连、宫腔粘连、慢性盆腔炎、月经失调、继发性不孕等。
5)近期并发症的处理(1)出血:妊娠月份较大时,可在扩张宫颈后,宫颈注射缩宫素,并尽快取出胎盘及胎体。吸管过细、胶管过软或负压不足引起,应及时更换吸管和胶管,调整负压。
(2)子宫穿孔:是人工流产术的严重并发症。手术时突然感到无宫底感觉,或手术器械进入深度超过原来所测深度,应立即停止手术。穿孔小,无脏器损伤或内出血,手术已完成,注射子宫收缩剂,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宫内组织未吸净,应由有经验医师避开穿孔部位,也可在B型超声引导下或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破口大、有内出血或怀疑脏器损伤,应剖腹探查做相应处理。(3)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手术时疼痛或局部刺激,使受术者在术中或术毕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严重者甚至出现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发现症状立即停止手术,吸氧,一般能自行恢复。严重者加用阿托品0.5~1mg静脉注射。
(4)漏吸或空吸:手术未吸出胚胎及绒毛,导致继续妊娠或胚胎停止发育,称漏吸。常见子宫畸形、子宫位置异常或操作不熟练。发现漏吸应再次行负压吸引术。误诊宫内妊娠行人工流产术称空吸,发现吸出物肉眼未见绒毛,要重复尿妊娠试验及B型超声检查,宫内未见妊娠囊,诊断为空吸,必须将吸刮的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警惕宫外孕。(5)吸宫不全:指手术后部分妊娠组织物残留。是人工流产术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长,血量多或流血停止后再现多量流血,应考虑吸宫不全,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无明显感染征象,应尽早行刮宫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查。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伴有感染,应控制感染后再行刮宫术。(6)感染:可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炎等,术后应用抗生素,口服或静脉给药。
(7)羊水栓塞:少见。宫颈损伤、胎盘剥离使血窦开放,为羊水进入创造条件,其症状及严重性不如晚期妊娠发病凶猛。相关习题:
女,24岁。人工流产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面色苍白。1. 应考虑诊断为
A. 人工流产综合征B. 子宫穿孔
C. 栓塞D. 漏吸
E. 吸宫不全2. 处理方法应是
A. 输液B. 肌注催产素
C. 立即剖腹探查D. 静注阿托品
E. 不应停止操作「解析」 答案:1.A 2.D
1.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是手术时疼痛或局部刺激,使受术者在术中或术毕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严重者甚至出现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2. 发现症状立即停止手术,吸氧,一般能自行恢复。严重者加用阿托品0.5~1mg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