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
1. 关于胃肠内在神经丛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包括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
B. 含少量神经纤维,无感觉功能C. 递质仅是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
D. 不受外来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E. 仅有运动功能,而无感觉功能
答案:A解析:胃肠内在神经丛,神经元多,有许多递质,既有运动功能,也有感觉功能,并受外来神经控制。
2. 能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是A. 壁内神经丛反射
B. 迷走-迷走反射C. 组胺
D. 进入胃内的食物E. 肠胃反射
答案:E解析:影响胃排空的因素:①促进因素:a.胃内食物容量;b.胃泌素。②抑制因素:a.肠胃反射;b.肠抑胃:促胰液素、抑胃肽、胆囊收缩素等。小肠内因素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3. 人的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A. 胰蛋白酶 B. 麦芽糖酶 C. 溶菌酶 D. 抑肽酶 E. 蛋白水解酶
答案:C解析:唾液中主要有黏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无机盐。
4. 分泌胃蛋白酶原的胃黏膜细胞是A. 壁细胞 B.B细胞 C. 嗜银细胞 D. 主细胞 E. 上皮细胞
答案:D解析:盐酸(由壁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黏液(由表面上皮细胞、泌酸腺的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碳酸氢盐(由胃黏膜的非泌酸细胞分泌)、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
5. 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是由于A. 胃液中含有大量HCO- 3 可中和胃酸
B.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作用C. 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D. 胃液中含有碱性液体E. 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
答案:B6. 当胃酸分泌过少时,不受影响的是
A. 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消化B. 对细菌抑制杀灭作用
C. 胰液和胆汁的分泌D. 钙和铁的吸收及维生素C的吸收
E. 维生素B12的吸收答案:E
解析:维生素B12的吸收主要受内因子影响。(7~8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胆盐与胆囊收缩素B. 乙酰胆碱与组胺
C. 盐酸与脂肪D. 促胰液素与胰高血糖素
E. 抑胃肽与胆囊收缩素7. 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
答案:B8.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是
答案:C解析: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主要有:乙酰胆碱、胃泌素、组胺、促胃液素;胃液分泌的抑制性因素主要有:盐酸、脂肪、高张溶液。
9. 下列关于促胃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蛋白不能促进胃液分泌
B. 蛋白质消化产物及HCl是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C. 促胃液素对壁细胞有很强的刺激分泌作用
D. 产生促胃液素的细胞存在于胃体和胃底黏膜内E. 切除胃窦的患者,促胃液素分泌不受影响
答案:C解析:促胃液素主要在胃窦部分泌,蛋白质消化产物是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但HCl是抑制因素。
10. 如果将蛋白质类食物通过胃瘘直接放入胃内引起胃液分泌的特点是A. 量大,酸度高,消化力较弱
B. 量大,酸度高,消化力较强C. 量小,酸度高,无消化力
D. 量小,酸度低,消化力较弱E. 量小,酸度低,消化力较强
答案:B解析:消化期胃液分泌分头期、胃期和肠期,其中胃期:神经+体液调节,胃液量大,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较头期少,消化力较强。
11. 正常人胰液分泌不正确的观点是A. 胰液的pH 约为8
B. 每天分泌的量超过1000mlC. 胰液的碳酸氢钠含量较高
D. 胰液中含有羧基肽酶E. 胰液的分泌以神经调节为主
答案:E解析:胰液的分泌以体液调节为主。
12. 胰泌素引起的胰腺分泌胰液的特点是A. 水和HCO- 3 多,酶少
B. 水多,HCO- 3 和酶少C. 水和HCO- 3 多,酶多
D. 水、HCO- 3 和酶都少E. 水、HCO- 3 和酶都多
答案:A解析:迷走神经兴奋分泌的胰液量少酶多;胰泌素胰液特点:量多酶少;胆囊素兴奋胰液分泌特点:量少酶多。胰泌素又称为促胰液素,主要在“肠期”
分泌,肠期的特点为“体液调节为主,胃液量少,酸度低,胃蛋白酶含量低,消化力弱”。13. 能够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是
A. 促胃液素 B. 组胺及色氨酸 C. 乙酰胆碱 D. 蛋白质 E. 盐酸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