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1. 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A. 肺尖超出锁骨内侧1/3段上方2.5cm
B. 右肺宽短,左肺狭长C. 内侧面中部的凹陷称肺门
D. 左肺分三叶,右肺分两叶E. 左肺前缘下份有心切迹
答案:D解析:左肺分为上叶及下叶两叶,右叶分为上中下三叶。
2. 肺通气的原动力是A. 胸内压的变化
B. 肺主动舒缩C. 呼吸肌的舒缩
D.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E. 支气管的舒缩
答案:C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原动力”。
3. 肺通气的原动力为A. 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B.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 肺的弹性回缩
D. 呼吸肌的舒缩运动E. 支气管的舒缩
答案:D4. 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 肺的扩张和回缩B.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C. 胸膜腔内压保持负压D. 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E. 肺泡的表面张力答案:D
5. 肺通气的原动力是A. 肺的弹性回缩力
B. 吸气肌的主动收缩C. 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D. 肺的主动舒缩E. 大气压与肺内压之差
答案:C6. 关于用力呼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呼气时腹壁肌收缩B. 吸气时辅助吸气肌参与收缩
C. 吸气时膈肌收缩D. 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
E. 呼气时肋间外肌收缩答案:E
解析:呼气时:此时由于呼气肌参与,故呼气也是主动的,主要由肋间内肌参与。7. 关于胸膜腔的概念,正确的是
A. 胸膜腔内正压B. 肺位于胸膜腔内
C. 左、右胸膜腔互相交通D. 胸膜腔由脏胸膜与壁胸膜围成
E. 胸膜腔内含有大量浆液答案:D
解析:胸膜有两层,即紧贴于肺表面的脏层和紧贴于胸廓内壁的壁层。两层胸膜形成一个密闭的潜在的腔隙,为胸膜腔,左右胸膜腔互不相交通,胸膜腔内含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8. 支气管哮喘患者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其原因是
A. 吸气时肺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肺弹性阻力增大B. 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
C. 吸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增大D. 吸气时气道阻力减小,呼气时气道阻力增大
E. 吸气时胸内负压减小,呼气时胸内负压增大答案:D
解析:支气管哮喘患者主要是小气道阻塞,吸气时阻力小,呼气时阻力大。9.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
A. 肺难于扩张B. 肺弹性阻力减小
D. 肺容易扩张E. 肺泡内液体表面张力降低
答案:A解析: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其作用是使肺弹性阻力减小、肺顺应性增大、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
10. 有关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
B. 稳定肺泡容积C. 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
D. 降低肺的顺应性E. 防止毛细血管内的液体流入肺泡内
答案:D解析:肺表面活性物质使肺顺应性增大。
11. 正常呼气末,肺内气体量相当于A. 余气量 B. 呼气储备量 C. 功能余气量 D. 潮气量 E. 肺总量
答案:C解析: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为功能余气量,是余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12.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A. 潮气量
B. 肺活量C. 时间肺活量
D. 通气/血流比值E. 肺总量
答案:C解析:用力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由于测定肺活量时不限制呼气时间,因此难以反映气道阻塞情况和肺组织的弹性情况。故用力肺活量能更好地反映肺通气功能。
13. 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通气指标肯定下降的是A. 一秒用力呼气量
B. 肺活量C. 潮气量
D. 功能残气量E. 肺总量
答案:A解析:一秒用力呼气量是一种动态指标,不仅能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可反映呼吸所遇阻力的变化,所以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其他指标都是静态反映。
14. 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A. 潮气量×呼吸频率
B. 肺活量×呼吸频率C. 余气量×呼吸频率
D. 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E. 肺总量
答案:D解析: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才是真正的有效通气量,是与血液交换的气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