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和产后至24小时内3个时期。出血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在我国是产妇首位死亡原因。
产后出血处理1. 宫缩乏力性出血 刺激和加强宫缩。方法有:按摩子宫、注射宫缩药、子宫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必要时行子宫切除。
2. 胎盘因素性出血 胎盘剥离后滞留者行导尿、按摩子宫、轻拉脐带帮助胎盘娩出;胎盘剥离不全或胎盘粘连者可人工剥离并取出胎盘,有残留立即行清宫术;胎盘嵌顿者应注射哌替啶,待子宫狭窄环放松后用手取出胎盘;胎盘植入者做子宫切除术。3. 软产道损伤性出血 会阴、阴道、宫颈裂伤,及时缝合,彻底止血;子宫下段裂伤,按子宫破裂处理
4. 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 病因治疗,辅以对症处理。产后出血预防
1. 防治妊娠并发症,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应住院分娩,做好输血准备。2. 加强分娩监护,防止产程延长和胎儿娩出过快。
3. 正确助娩胎盘、胎膜,产后仔细检查,发现残留及时取出。4. 及时发现软产道裂伤并缝合。
5. 宫缩乏力者,给予缩宫药。6. 产后严密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宫缩和阴道出血量。
相关习题:初产妇,26岁,孕1产0,妊娠34周,因胎动胎心消失1周入院,经利凡诺引产后娩出一死女婴,之后阴道即开始不断地出血,人工完整剥离胎盘并使用宫缩剂后仍无效果,出血不止,无凝血块。
1. 此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可能是A. 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
B. 凝血功能障碍C. 子宫破裂
D. 宫内感染E. 子宫颈裂伤
2. 假如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其原因最可能为A.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羊水栓塞所致DICC.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
D. 死胎所致E. 以上都不是
「解析」 答案:1.B 2.D1. 凝血功能障碍在孕前或妊娠期已有出血倾向,胎盘剥离或产道有损伤时,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血不凝及不易止血。
2. 死胎在宫腔内停留过久,退变的胎盘组织释放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可导致DIC,引起凝血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