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
1. 在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是A. 快速充盈期
B. 等容收缩期C. 快速射血期
D. 减慢射血期E. 全收缩期
答案:B解析:在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室内压分别急速上升和下降。快速射血期室内压达最高值。
2 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快的是在A. 快速射血期
B. 减慢充盈期C. 减慢射血期
D. 等容舒张期E. 等容收缩期
答案:E3. 一次心脏收缩的过程,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快的阶段是
A. 快速射血期B. 等容收缩期
C. 缓慢射血期D. 等容舒张期
E. 全收缩期答案:B
4. 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充盈主要依靠A. 心房收缩期射血
B. 胸腔大静脉收缩C. 心室舒张引起的低压抽吸
D. 胸膜腔负压抽吸E. 心包的扩张
答案:C解析:心室充盈主要依赖心室本身舒张所致的低压抽吸作用,心房收缩虽可使心室的充盈量有所增加,但不起主要作用。
5. 在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最低的时期是A. 等容收缩期末
B. 心房收缩期末C. 等容舒张期末
D. 快速充盈期末E. 减慢充盈期末
答案:A解析:主动脉压力最高—快速射血期末;主动脉压力最低—等容收缩期末。
6. 心排出量定义正确的是A. 心脏每搏动一次所泵出的血量
B. 左、右心室输出的总血液量C. 每分钟左心室所泵出的血量
D. 右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E. 每分钟左心房所泵出的血量
答案:C解析: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排出量。
7. 心指数等于A. 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B. 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C. 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D. 心排出量×体表面积E. 心率×每搏输出量/体重
答案:A8. 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心泵功能,最好的评定标准是
A. 每小时输出量B. 每分输出量
C. 射血分数D. 心指数
E. 心脏做功量答案:D
解析:心指数是分析比较不同个体之间心功能时常用的评定指标。9. 心指数定义正确的是
A. 心排出量/体表面积B. 每小时输出量/体表面积
C. 每搏功/体表面积D. 每分功/体表面积
E. 射血分数/体表面积答案:A
10. 下列能使心排出量增加的因素是A. 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
B. 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增高C. 颈动脉窦内压力增高
D.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E. 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答案:B11. 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
A. 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B. 心室减慢充盈期延长
C. 心室减慢射血期延长D. 心室快速充盈期延长
E. 心室快速射血期延长答案:A
解析:动脉血压增高(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缩短),搏出量则减少,结果造成心室内剩余血量增加,充盈量增加。(12~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Cl- 外流 B.Ca2+ 内流 C.Na+ 内流 D.K+ 内流 E.K+ 外流12.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是由于
答案:B13. 普肯耶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是由于
答案:C14.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主要原因是
A.Na+ 内流 B.Ca2+ 内流 C.Cl- 内流 D.K+ 内流 E.K+ 外流答案:B
15. 组织细胞在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的变化A. 为零 B. 小于正常 C. 无限大 D. 大于正常 E. 正常
答案:A解析:无论给予多大的刺激,心肌细胞都不发生反应,即兴奋性为零(因为钠通道处于失活状态),此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16. 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机制A. 心肌是功能合胞体
B. 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有抑制作用C. 兴奋传导有房室延搁
D. 收缩期较短E.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答案:E解析: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特点保证心肌在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以前不会接受刺激产生第二次兴奋和收缩,即保证心肌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从而保证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使心脏泵血功能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