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症状与体征知识点心界及相关习题
【正常心界范围】
1.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搏动范围直径为2.0~2.5cm.
2. 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界(cm) |
肋间 |
左界(cm) |
2~3 |
Ⅱ |
2~3 |
2~3 |
Ⅲ |
3.5~4.5 |
3~4 Ⅳ |
Ⅳ |
5~6 |
|
Ⅴ |
7~9 |
【临床意义】
当发现心浊音界变化时,应考虑心脏本身病变还是心外因素的影响。
1. 心脏以外因素
大量胸水、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胸膜增厚、肺不张可使心界移向病侧;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可使心尖至横位,心界向左侧扩大。
2. 心脏本身病变
心浊音界变化的心脏病变因素
体征 |
表现 |
疾病 |
左室增大 |
浊音界向下左增大,心腰加深似靴形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高心病 |
右室增大 |
显著增大时,心界向两侧增大,左侧转显著 |
肺心病或单纯二尖瓣狭窄 |
左、右室增大 |
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者称普大型 |
扩心病,克山病 |
左房增大或合并肺 动脉段扩大 |
左房显著增大时心腰消失,合并肺动脉扩张时心界 如梨形 |
二尖瓣狭窄 |
右缘扩大胸 |
胸骨右缘第1、2肋间浊音界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 |
升主动脉瘤主动脉扩张 |
两侧扩大 |
心界向两侧增大,其相对和绝对浊音界几乎相同,心 浊音界随体位而改变,坐位时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 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 |
心包积液 |
【试题】患者,女性,50岁,心脏叩诊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膨出1.该患者心浊音界改变提示
A.左心室增大
B.右心室增大
C.左、右心房增大
D.左心房增大合并肺动脉段扩大
E.主动脉扩张
2.该患者心浊音界改变临床称为
A.靴形心
B.梨形心
C.普大型
D.三角形烧瓶样
E.心脏顺钟向转位
3.患者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高血压性心脏病
C.二尖瓣狭窄
D.升主动脉瘤
E.扩张型心肌病
4.与心包积液心浊音界改变的鉴别要点是
A.心包积液时心浊音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
B.心包积液时心脏绝对浊音界增大,而相对浊音界无明显改变
C.心包积液时胸骨右缘第1、2肋间浊音界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
D.心包积液时心界向两侧增大,其相对浊音界和绝对浊音界几乎相同,同时心浊音界可随体位而改变
E.心包积液时心界向左右两侧增大,同时有心脏顺钟向转位,向左增大较显著
答案:1.D2.B3.C4.D
【解析】心浊音界改变受心脏本身病变和心脏以外因素的影响。
(1)心脏以外因素可以造成心脏移位或心浊音界改变,如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一侧胸膜粘连、增厚与肺不张则使心界移向病侧。大量腹水或腹腔巨大肿瘤导致的膈肌抬高、心脏横位,可使心界向左增大等。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
(2)心脏本身病变包括房室增大与心包积液等。
①左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形。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②右心室增大:轻度增大时仅使绝对浊音界增大,而相对浊音界无明显改变。显著增大时,叩诊心界向左右两侧增大,由于同时有心脏顺钟向转位,因此向左增大较显著,但虽向左却不向下增大,常见于肺心病或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③左、右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称普大型。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等。
④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左房显著增大时,胸骨左缘第3肋间心浊音界增大,使心腰消失。当左房与肺动脉段均增大时,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如梨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二尖瓣型心。
⑤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胸骨右缘第1、2肋间浊音界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
⑥心包积液:心界向两侧增大,其相对浊音界和绝对浊音界几乎相同,同时心浊音界可随体位而改变,坐位时心浊音界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增宽,为心包积液的特征性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