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病理学知识点心瓣膜病及习题:
1.二尖瓣狭窄
(1)病因:二尖瓣狭窄多由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所致,少数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
(2)特点:病变早期瓣膜轻度增厚,呈隔膜状;后期瓣叶增厚、硬化、腱索缩短,使瓣膜呈“鱼口状”。腱索及乳头肌明显粘连短缩,常合并关闭不全。(3)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变化:早期由于二尖瓣口狭窄,心脏舒张期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的血流受阻,左心房代偿性扩张肥大,使血液在加压情况下快速通过狭窄口,并引起漩涡与震动,产生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后期左心房功能代偿失调,左心房内血液淤积,肺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肺淤血、肺水肿或漏出性出血。当肺静脉压升高(>25mmHg)时,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肺内小动脉收缩或痉挛,使肺动脉压升高。长期肺动脉高压,可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大,继而失代偿,右心室扩张,三尖瓣因而相对性关闭不全,最终引起右心房及体循环静脉淤血。
(4)表现:颈静脉怒张,肝淤血肿大,下肢水肿及浆膜腔积液等心力衰竭症状。听诊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X线显示左心房增大,晚期左心室略缩小,X线显示为“梨形心”。2.二尖瓣关闭不全
(1)病因:多为风湿性心内膜炎的后果,也可由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引起。(2)血流动学力及心脏变化: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收缩期左心室部分血液反流到左心房内,加上接纳肺静脉的血液,左心房血容量较正常增多,久之出现左心房代偿性肥大,继而左心房、左心室容积性负荷增加,使左心室代偿性肥大,右心室、右心房代偿性肥大,右心衰竭和循环淤血。
(3)表现:听诊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X线显示左心室肥大,呈“球形心”。3.主动脉瓣狭窄
(1)病因:主要由风湿性主动脉炎引起,少数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主动脉瓣膜钙化所致。(2)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变化:主动脉瓣狭窄后左心室排血受阻,左心室发生代偿性肥大,室壁增厚,呈向心性肥大。后期左心功能代偿性失调,出现左心衰竭,进而引起肺淤血、右心衰竭和体循环淤血。
(3)表现:听诊主动脉瓣区可闻及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X线显示心脏呈“靴形心”。患者出现心绞痛、脉压减小等症状。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病因:主要由风湿性主动脉炎引起,亦可由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粥样硬化、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另外,类风湿性主动脉炎及Marfan综合征也可使主动脉环扩大而造成主动脉关闭不全。
(2)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变化:在舒张期,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部分血液反流至左心室,使左心室血容量增加,发生代偿性肥大。久而久之,相继发生左心衰竭、肺淤血、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肥大,体循环淤血。(3)表现:听诊主动脉区可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患者可出现颈动脉搏动、水冲脉、血管枪击音及毛细血管搏动现象,脉压差加大。
相关习题:
1.下述关于慢性心瓣膜病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多由风湿性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引起
B.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瓣膜关闭不全C.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是主动脉瓣
D.可引起血液动力学和心脏的变化E.一般不会同时累及两个以上的瓣膜
答案:E【解析】慢性心瓣膜病多由风湿性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引起,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瓣膜关闭不全,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是主动脉瓣,最终可引起血液动力学和心脏的变化。病变严重时,可先后或同时累及两个以上的瓣膜。
2.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常见的联合瓣膜损害是A.二尖瓣与三尖瓣
B.二尖瓣与主动脉瓣C.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
D.主动脉瓣与三尖瓣E.二尖瓣与肺动脉瓣
答案:B【解析】慢性心瓣膜病时,由于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受到的血流压力较大,故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是主动脉瓣。联合瓣膜损害常引起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的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