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答疑之炎症
1. 概念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称为炎症。虽然单细胞动物和其他无血管多细胞动物对损伤因子也可发生吞噬等反应,但不能称为炎症,只有当进化到具有血管的机体,才具有以血管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特点,同时又保留了吞噬和清除等反应的复杂过程,这才能称为炎症。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中心环节。血管反应导致血管内液体和白细胞渗出进入损伤部位;局限和杀灭损伤因子;清除、吸收坏死组织,使机体防御反应更复杂、更完善。抗损伤的同时,机体通过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再生,修复损伤组织。
炎症实质上是以损伤起始、愈合告终的复杂病理过程,损伤和抗损伤贯穿炎症反应的全过程。在炎症过程中,一方面损伤因子直接和间接造成组织和细胞的破坏,另一方面通过炎症充血和渗出反应,稀释、杀伤和包围损伤因子,同时通过实质和间质细胞的再生使受损伤的组织得以修复。因此炎症是损伤和抗损伤的统一过程。
2. 原因凡是能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子都能引起炎症。致炎因子种类繁多,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物理性因子 高热、低温、紫外线和射线等。(2)化学性因子 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学物质。外源性化学物质有强酸、强碱和氧化剂等,内源性化学物质有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如尿素等。
(3)机械性因子 如切割和挤压等。(4)生物性因子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虫和寄生虫等,是炎症最常见的原因,它们可通过在体内繁殖,产生、释放毒素,或通过其抗原性诱发免疫反应。
(5)免疫性因子 当机体免疫反应状态异常时,可引起不适当或过度的免疫反应,包括Ⅰ~Ⅳ型变态反应,各型变态反应均能造成组织和细胞损伤。3.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包括局部组织变质、渗出和增生,这些变化按先后顺序发生,早期以变质和渗出变化为主,后期以增生为主,但两者相互密切联系。变质一般属于损伤过程,而渗出和增生属抗损伤过程。(1)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变质是致炎因子引起的损伤过程,是局部细胞、组织代谢、理化性质改变的形态所见,既可发生于实质细胞,也可见于间质细胞。
变质由致炎因子直接作用,或由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产物的间接作用引起。变质的轻重一方面取决于致炎因子的性质和强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的反应性。(2)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黏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称为渗出,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病变是炎症的重要标志,在局部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所渗出的液体称为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在于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较多细胞和细胞碎片,比重高于1.020,外观浑浊。但两者皆可引起组织水肿或浆膜腔积液。
(3)增生 炎症时局部的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同时炎症病灶周围的上皮细胞和腺体等实质细胞也可增生。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与相应的生长因子的作用有关。炎性增生具有限制炎症扩散和修复作用。4. 炎症的结局
炎症过程中,如损伤反应占优势,则炎症加重,并向全身扩散;如抗损伤反应占优势,则炎症逐渐趋向痊愈;若损伤因子持续存在,或机体的抵抗力较弱,则炎症转为慢性。炎症的结局如下:(1)痊愈 多数情况下,由于机体的抵抗力较强,或经过适当治疗,病原微生物被消灭,坏死组织和渗出物被吸收,周围组织再生,完全修复原来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则为完全痊愈。如炎症灶坏死范围大,渗出多,不容易完全吸收,由肉芽组织修复,形成瘢痕,不能完全恢复原有的结构功能,则为不完全痊愈。
(2)迁延不愈转为慢性 当机体抵抗力较低,或治疗不彻底,短期内致炎因子不能完全清除,在机体内持续存在,不断损伤组织,使炎症过程迁延不愈,急性炎症则转为慢性炎症。(3)蔓延播散 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病原微生物毒力强,并不断繁殖,可沿组织间隙向周围组织、器官蔓延,引起播散。蔓延播散有以下三种途径:
1)局部蔓延:通过组织间隙或自然腔道向周围组织播散,如肺结核病,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结核杆菌可沿支气管播散,形成新的结核病灶。2)淋巴道蔓延:病原微生物随淋巴液扩散,引起继发淋巴管炎及所属淋巴结炎。严重时,病原微生物可经淋巴道入血,引起血道播散。如上肢炎症病灶可引起腋窝淋巴结炎。
3)血道蔓延:病原微生物侵入血循环,可引起:菌血症:细菌经淋巴道和血道进入血流,血流中可查到细菌,但无全身中毒症状;毒血症:细菌的毒素或毒性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败血症:毒力强的细菌入血并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常可找到细菌;脓毒血症: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进一步发展,引起全身多发性、栓塞性脓肿。
相关习题:
1.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是
A. 血管扩张B. 血浆渗出
C. 纤维蛋白(纤维素)渗出D. 白细胞渗出
E. 红细胞漏出答案:D
【解析】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三个基本过程。其中血管反应导致的渗出过程是最重要的病理变化,它包括细胞和血浆成分的渗出过程。其中白细胞的渗出与致炎因子的类型、炎症的性质和经过以及炎症的结局有密切的关系,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故答案选D.2. 下列关于炎症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 嗜中性粒细胞浸润通常是急性炎症的标志B. 慢性炎症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
C. 淋巴细胞浸润并非总是慢性炎症的特征D. 嗜中性粒细胞游出后必然引起局部单核细胞增多
E. 白细胞渗出只见于急性炎症早期答案:E
【解析】炎症反应最重要的功能是将炎症细胞输送到炎症发生的区域,白细胞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白细胞的渗出过程是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白细胞边集、附壁、黏附和游出等阶段,并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运动到炎症区域,在局部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白细胞渗出贯穿了急性炎症的全过程,并非只见于急性炎症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