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答疑梗死
1. 概念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流阻断,又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
2. 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根据梗死灶内含血量的多少和有无细菌感染,梗死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贫血性梗死 多发生在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实质性器官,如心、肾和脾,因梗死灶内出血少而呈灰白色,故称贫血性梗死。肉眼梗死灶的形状与脏器的血管分布有关,如肾的动脉分支呈树枝状分布,故梗死灶呈锥形,尖端向血管阻塞的部位,底部靠脏器表面。心冠状动脉分支不规则,则梗死灶亦呈不规则形。镜下梗死灶内仅见组织轮廓,梗死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有充血、出血带,2~3天后,边缘的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长入,逐渐机化形成凹陷性瘢痕。脑梗死一般为贫血性梗死,梗死灶的脑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囊状或被增生的星形细胞和胶质纤维替代,形成胶质瘢痕。
(2)出血性梗死 梗死灶内含血量丰富,呈暗红色称出血性梗死。主要发生于肺、肠等器官。发生出血性梗死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严重的静脉淤血:如肺淤血时,肺动脉、肺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压力升高,影响肺动脉分支阻塞后建立有效的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侧支循环,而发生肺出血性梗死。可出现胸痛、咳嗽、咯血等临床症状。②组织疏松:肺、肠组织疏松,富有弹性,梗死初期疏松的组织间隙内容纳多量漏出的血液,当组织坏死吸收水分而膨胀时,也不能把血液挤出梗死灶,故梗死为出血性。肉眼梗死灶呈暗红色,形状与血管分布一致。肺出血性梗死呈三角形,尖端向肺门,底部靠肺膜。因弥漫出血,呈暗红色,略向表面隆起,之后由于红细胞崩解,肉芽组织长入,梗死灶变成灰白色,病灶表面局部下陷。肠出血性梗死呈节段状。临床上可有剧烈腹痛、呕吐,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肠穿孔及腹膜炎等严重后果。镜下,组织坏死,同时有弥漫性出血。(3)败血性梗死 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梗死灶内见炎症细胞及细菌团,甚至可有脓肿形成。
相关习题:
1.肺梗死患者胸痛的主要原因是A. 肺通气障碍
B. 梗死区胸膜炎C. 坏死组织刺激支气管
D. 梗死灶周围的炎症反应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解析】肺梗死累及胸膜导致非感染性胸膜炎,引起患者胸痛。故答案选B.
2.下列梗死中,哪项属于液化性坏死A. 肺梗死
B. 脑梗死C. 肠梗死
D. 肾梗死E. 脾梗死
答案:B【解析】组织、细胞坏死的类型和梗死的类型有所不同。根据组织坏死的形态可分为,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根据梗死灶内含血量的多少和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将梗死分为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和败血性梗死。脑梗死属贫血性梗死,但梗死的脑组织为液化性坏死。
上一篇: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答疑之炎症
下一篇: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答疑:栓塞